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史学热点

 > 

哪吒出现在哪本古典小说

哪吒出现在哪本古典小说

2023-11-27 17:32 355浏览

我们现在看到的哪吒闹海的故事,出自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哪吒是深入人心的神话英雄人物。他的故事荒诞神奇,被多次改编为动画片、影视剧,深受观众,尤其是少年儿童喜爱。

哪吒出现在哪本古典小说

哪吒这个人物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哪吒在《封神演义》中是一位重要角色,一百回本的《封神演义》用整整三回的篇目来写哪吒的出生和遭遇,之后哪吒又成为辅周伐封的先行官。哪吒本是灵珠子化身,脱胎于陈塘关李靖家,李靖元配殷氏生有长子金吒和次子木吒,后又怀孕在身,已经三年零六个月,尚未生产。待生产后,“只见房里一团红气,满屋异香。有一肉球,滴溜溜圆转如轮。”“分开肉球,跳出一个小孩儿来,遍体红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镯,肚腹上围着一块红绫。金镯是乾坤圈,红绫名曰混天绫。”他的出生充满了离奇色彩,预示着他的人生也会非同寻常。哪吒受孕时间之长实乃罕见,而且生来就带有宝器,俨然一位小战将。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等)是明代许仲琳(有争议)创作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该小说,以历史观念、政治观念作为支撑全书的思想框架,掺杂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对于仁君贤主的拥护和赞颂以及对于无道昏君的不满和反抗。

哪吒闹海的故事

在故事中,哪吒是李靖将军和夫人生下的儿子,他具有神力和灵性。然而,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他遭到了龙王的嫉妒和迫害。龙王抢走了哪吒的法宝——混天绫,并将其藏匿在东海之中。

为了找回自己的法宝,哪吒踏上了一段艰苦的旅程。他通过战胜一系列妖魔,包括蚌精、虾兵、蟹将等,最终来到了东海之中的龙宫。在那里,哪吒发现了被囚禁的龙王,并与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最终,哪吒成功地击败了龙王,并夺回了自己的法宝。但是,在战斗中,哪吒不小心伤害了龙王的大儿子,导致龙王十分悲痛。为了弥补过错,哪吒主动将自己的肉体献给了龙王,并请求龙王将他的身体投入火中。

在火中,哪吒的肉体化为灰烬,但他的灵魂得以重生。最终,他获得了更强大的力量和新的法宝,成为了一个更加伟大的存在。

《哪吒闹海》这个故事传承了中国文化中对于正义、勇气和牺牲精神的重要价值观。它也被广泛演绎和改编为电影、动画和舞台剧,在中国以及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哪吒的性格特点

哪吒天真开朗,活泼可爱,勇敢善良,真诚友好,热心快肠,重情重义,爱恨分明,顽强正义,豪爽直快,刚烈大气,不拘小节,视恶如仇,面对邪恶的龙王时他刚正不阿,不予向反派低头,面对朋友伙伴时他义气凛然,奋不顾身地保护(如保护小男孩)。

哪吒的传说

哪吒与敖丙的传说:根据《山海经》记载,哪吒原本是东海龙王敖广的第三个儿子,他生性叛逆,曾经因为誤殺敖丙而被玉帝责罚,化作雷神三公子。后来,在敖广为求雨水时,哪吒曾经化作大鱼,被敖广剖开,释放出雨水,使人间得以及时雨灌,救了百姓于水旱之灾。

哪吒三太子的传说: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哪吒是月宫元帅杨戬的化身,出生于陆地之上。他英勇善战,保护百姓,曾经在东海龙宫击败龙王敖广,平息了洪水。他也是受到了玉帝的封赐,成为了三太子,常常与二郎神、孙悟空等一起执行玉帝的命令,为天庭解决疑难问题。

哪吒的武器有哪些

乾坤圈

金镯,会变化,可大可小,投掷攻击,百发百中,神力巨大;可翻江倒海,震荡乾坤。

混天绫

红绫,七尺长,自动捆绑敌人,改变长度,翻江闹海,颠倒龙宫,随身护体;断了也能自动修复。

紫焰蛇矛宝

乃主战兵器,形似火,攻击喷烈焰,犹如怪蟒般,尖又锋利,威力无穷;为斩妖除魔的神兵利器。

风火轮

空战之宝,双轮生风喷火,踏脚下的飞行工具,上天下海日行万里,速度奇快无处不到,另类型坐骑。

金砖

纯金打造,砖形,投掷攻击敌人;多重全体群伤。

九龙神火罩

此宝一出,施展时将敌人全身罩住,把手一拍,启动神火罩,罩内腾腾焰起,烈烈火生,有九条火龙盘绕,召唤而出,上下翻飞,喷吐烈焰,放出三昧真火焚烧敌人,火化其身,连人带马化为灰烬,笼罩万物遍地引燃,含器灵之法。

阴阳剑

阴阳剑是两把剑,一把阳属性,一把阴属性。通常哪吒不会拿出来使用,只有碰见强敌的时候。哪吒用出三头六臂,就会成为手持武器之一,使得哪吒的战力大增,能够和金箍棒互怼。

上一篇:红细胞的主要功能 下一篇:李商隐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