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人文地理

 > 

王羲之四个典故

王羲之四个典故

2023-11-29 17:13 1399浏览

王羲之(303—361年),可是我国著名的大书法家,不论是他的才情还是他的字,在我国历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他的一生都留下了什么样精彩有趣的篇章?

王羲之四个典故

1.东床快婿

东晋时期,在朝中为官的人中有两个好朋友,一个是身为太尉的郄鉴,一个是身为丞相的王导。话说郄鉴家有个漂亮的女儿,年方二八,名叫郄璿,字子房,郄鉴爱如掌上明珠。

男大当婚,女在当嫁,郄鉴当然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想尽快给女儿找个好婆家嫁了。王导是魏晋名门“琅玡王氏”,家中子侄众多,郄鉴就想在王导的子侄中挑个女婿。他把这种想法给王导一说,王导满口答应,说:“我们王家的男孩儿,你自己去挑,挑上谁是谁。”有了相爷的承诺,郄鉴就命管家带上厚礼到王丞相府去查探。王家公子听说郄太尉家来选婿,个个都卯足了劲,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因为他们早就听说郄家有个美貌多才的佳人郄子房,都希望自己能被选中。只有一个青年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看书,唯独他神色自若,好像漠不关心似的。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对郗太尉如实禀告。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个人,走,快领我去看看。”郗鉴来到王府,打听这个青年是谁,原来是王羲之,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2.王羲之与鹅

王羲之喜爱鹅这一嗜好当时很多人都知道,有道士想王羲之帮他抄写一篇《道德经》,故意养了一群鹅,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道士得偿所愿,王羲之真的给他一篇手抄《道德经》。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关注王大书圣的嗜好,相传有一次王羲之在蕺山看到一只鹅甚是喜爱,就想向放鹅的老妇出钱购买,谁知老妇并不想卖,无奈之下王羲之只得伙同有人一起去老妇家参观。谁曾想老妇看到有客人上门居然主动把鹅杀了用来招待他们,实在是让王羲之郁闷了一整天!

3. 《兰亭集序》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一次兰亭集会上,即兴写下了《兰亭集序》这篇书法名篇。他回家后又写了几遍,但都不如第一次写的好。于是,他把第一次写的《兰亭集序》抄录了一遍,送给了他的好友谢安。这篇抄录的《兰亭集序》后来被称为“兰亭序帖”,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4.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是用来形容书法有力和比喻人们认识深刻,这个典故源于王羲之。据说王羲之把一篇《祭北郊文》写在木板上,当刻字工人按照王羲之的笔迹去刻木板时候,他的笔迹已经进入木板里三分厚了。大家对王羲之的字沉实有力敬佩不已,一时传为佳话,“入木三分”成了典故。

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约321-379),字逸少,东晋人书法家,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他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王羲之随家族南迁会稽山阴(浙江绍兴),来山阴不久,即去建康随伯父王导读书。王羲之因为这样的出身,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庾亮的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最后做到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书法的特点

笔法精妙。王羲之的书法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如行云流水,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

独创一家。王羲之吸取前人书法精华,独创一家,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

章法巧妙。王羲之在尺幅之内蕴含着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极尽用笔使锋之妙。

同一个字用不同写法写出,让整体结构更加美观。

艺术风格独特。王羲之的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影响广泛。王羲之的书法被尊为“书圣”,他的作品影响深远,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名帖有哪些

《大观帖》

大观帖,中国北宋官刻丛帖。刻帖工作由龙大渊主持,蔡京奉旨书写帖内的款识标题。因刻于徽宗大观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称之为《大观帖》。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楼下,又称《太清楼帖》,也有称《大观太清楼帖》者。石刻成后拓本用以赐给,因此流传较少。

《十七帖》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

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

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清人包世臣有《十七帖疏征》一文可以参考。

《乐毅论》

《乐毅论》四十四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梁陶弘景说:“右军名迹,合有数首:《黄庭经》、《曹娥碑》、《乐毅论》是也。”

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一说唐太宗所收右军书皆有真迹,惟此帖只有石刻。现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上一篇:社戏选自《朝花夕拾》吗 下一篇:社戏是小说还是散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