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词汇

 > 

社戏是小说还是散文

社戏是小说还是散文

2023-11-29 17:13 3139浏览

当我们在看散文的时候,会时不时无意识地把散文与小说对比,就发现文体不同,读起来感受也不一样。那么对于社戏这篇文章来讲,他到底是小说还是散文呢?

社戏是小说还是散文

首先,我们需明确,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社戏》就是通过塑造家乡人——双喜等小伙伴、六一公公(代表村中长辈)、外祖母(代表亲人)来反映家乡的风俗的。小说的主题就是对童年的怀恋、对故乡的热爱、对故乡的风土人情的热爱与怀恋。

其次,我们不可以忽略的是,小说也是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带给人美感、表达美好的情感的。这个方面首推“荷花淀派”代表人物孙犁的“诗化小说”《白洋淀纪事》。且不说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与诗情,也同时具有了“传奇式”的典型的人物和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换句话说,小说也可以优美动人。

再次,我们还不能忽略的是,小说中还有一种类别是“自传体小说”,这类小说以作者的生活经历为写作素材,运用文学的技巧进行加工和再创作,小说中的情节约等于作者的真实经历,这种真实性跟散文没有本质的不同,二者的区别依然是表现在写作的目的上。包括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最后,也不可忽略作者的个人风格。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的小说中,不但有“迅哥儿”,还有“闰土”等人物,我们都能在生活中找到鲁迅先生小说中人物的原型,但他们也仅仅是原型而已,“有作者的影子,但不等同于作者”。

所以,结论:《社戏》是小说,不是散文。

社戏的主要内容

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把握重点

1、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记忆中社戏与豆子的“好”是与“那夜”紧密相连的。“那夜”真正好的是什么样的快乐?“那夜”真正好的还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

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那夜”真正好的是一种可恣肆的快乐。

“那夜”真正好的还是一种有朋友陪伴的幸福。

2、写夏夜行船是怎样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月夜归航中“我”的心情与看戏时有什么不同?作者急切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作者写起伏的连山如奔兽,以动写静,烘托出“我”急迫的心情。听到歌声,料想发自戏台,心里更是迫切。而宛转、悠扬的笛声,使“我”沉静,反衬出此前着急的心情。

月下归航写了众小伙伴去“偷”罗汉豆的趣事。去时“我”的心情很急迫,总“以为船慢”,而此时“我”和小伙伴们偷豆吃豆,心情无比欢畅。

不好看。理由在于:(1)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2)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3)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除正面写出戏不好看,文中“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这些神态描写,也从侧面作了烘托。

3、《社戏》有相当的篇幅写戏外的生活琐事,作者对这类琐事为什么取而不舍?

《社戏》写戏外的生活琐事,如:写我对平桥村的热爱(“乐土”)和因看不成戏的焦急心情,写了赴赵庄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归途中的偷豆、剥豆、烧豆、吃豆等事实质是表现了“我”与农民孩子的美好友情,赞颂淳朴善良的劳动人民,正是出于主题表达的要求,所以对这类材料取而不舍。

4、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民风淳朴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成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快乐自由的天堂。作者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小伙伴们对“我”无微不至地体贴照顾,“看社戏”一节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可蹈,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于自幼就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这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而且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相对于城镇宅院中“我”那种受束缚的生活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了。

5、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六一公公是淳朴乡民的形象。六一公公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表明他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表明他并不是吝啬的人;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性格。“我”夸了他一句,“竞非常感激起来”,体现了他的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至于他夸“我”“读过书”“将来一定要中状元”之类的话,只不过像今日夸某个孩子聪明,将来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学一样。也有观点认为六一公公虽是个好人,但是有农民的局限。他夸“我”的话,表明他意识深处受封建礼教的影响,这在当时也是难免的。

6、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好孩子头”还是“坏孩子头”?

(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

(2)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

(4)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表现双喜善于为他人着想。

(5)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

(6)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有始有终。

(7)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表现双喜反应灵敏。

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

7、本文中的“我”是鲁迅本人吗?为什么?

不是鲁迅本人,因为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鲁迅先生的小说往往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特别是有些作品的主人公叫“迅哥儿”,更容易使读者产生错觉,但“鲁迅”是他的笔名,并不是真名,所以可以区分。虽然文章的内容是虚构的,但反映的却是鲁迅先生少年时代的生活。

上一篇:王羲之四个典故 下一篇:隋唐五代是哪五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