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历史典故

 > 

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的思想主张

2023-11-29 17:16 2420浏览

朱熹是以北宋“二程”的理学为基础,融合了佛、道两家思想,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理学体系。朱熹以“理”为世界的本质,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朱熹的思想主张

理学又称道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者,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

理学思想: 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强调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研究,来了解事物的本质,从而获得真知。他注重对经典的详细解析,强调将儒家经典和哲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倡实践中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心学传承: 朱熹在理学基础上发展了心学,强调人的内心修养和道德修身。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知识与实践的一致性,认为真正的学问应该贯彻于日常生活中。

程朱理学之争

要了解王阳明和朱熹的差别,必须熟悉《大学》,王阳明是格心理,朱熹是格物理,一个是致良知,问心,一个是要知道,抓住规律。如果有人要问,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的分歧在哪里?就是从大学的正心诚意往下一推,演变成两道:一个是强调格心理,致良知。一个是格物理,认清规律,知道。

王阳明是格心理,把目光投向内在心灵,朱熹是格物理,把目光投向大千世界。一个哲人曾说过,世上有两个方向具有无穷的吸引力,一个是浩瀚的星空,一个是伟大的灵魂。

王阳明和朱熹一个往内看,一个往外看,朱熹把目光放在外面,他认为事事物物都有一个理,所以他认为这个世界是有一个规律形成的。理在物先,所以是客观唯心。而王阳明说不用往外看,只看你自己内心足矣,啥事问良心,我心即是宇宙,所以他是主观唯心。

朱熹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1130年10月22日—1200年4月23日),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人(今江西婺源),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谥文,又称朱文公,南宋理学家,理学集大成者,尊称朱子。朱熹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世称“考亭学派”,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其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拓展: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唐朝,繁盛于宋代,宋代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重建后制定了《白鹿洞书院学规》,于元朝1351年毁于战火,明朝1438年再次大规模重建,之后多次被毁又重建,在崇祯初年恢复盛况,清朝时有所扩建又于清光绪1901年再次停办,辛亥革命后毁于大火,直至新中国成立后重建,经过多次扩修成就如今的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经过多次扩修和发展于195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 下一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全诗及译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