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字词赏析

 > 

高加林人物形象分析

高加林人物形象分析

2023-12-01 17:35 497浏览

《人生》作为路遥的成名作,其主人公的塑造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人生》的主人公叫做高加林,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复杂人物。该怎样分析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呢?

高加林人物形象分析

1、自信坚毅、才情出众、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高加林是个丰满的人物形象。虽然他的人生境遇坎坷曲折,他这个人有时还挺令人厌恶,但他无疑是一个很有个人魅力的人。这种魅力体现在他的外在形象、内在气质,他的才能、眼界、精神追求,更体现在人们对他的评价和认可。

首先,学生时期在学校,他爱学习成绩好,是学生干事,又爱运动打球好,是校篮球队主力。回村教书后,他不但教学出色,担任高年级的班主任,既教算术还教语文,而且他的吹拉弹唱也派上用场,还教孩子们音乐和图画。除此之外,他还在地区报发表过诗歌、散文。就更别说经“走后门”当上县委通讯组的通讯干事之后的出色表现和业绩了。总之,高加林是一个自信坚毅、才情出众,受众人瞩目之人。

正因如此,很多能人都对他刮目相看。比如村里的支书高明楼,他为了儿子的事下了高加林的教师,为此一想到高加林的处境便如鲠在喉。当刘立本因为巧珍的事评价高加林文不上武不下时,高明楼却反过来说刘立本目光短浅。还有就是村里德高望重的德顺老汉,他看好加林和巧珍的感情,全然不像加林他爹那般自卑,认为是加林高攀了巧珍。除此之外,还有高加林的领导景若虹,他的同学黄亚萍、张克南,县城的众多追捧者,都很欣赏他。

2、虚荣。

当他挎着一篮子白面馍去集市,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抹不开面子来叫卖。几年的学生生活冲洗掉了他身上庄稼汉的泥土味,又给了他知识分子的“清高”。尽管出身农民,却在心里不自觉地排斥农村。更奇怪的,他不仅自己这样想,还觉得别人也这样想。所以,当无奈站在一群农民、商贩当中,他感到的不是劳动者的光荣,而是难言的窘迫和羞辱。

他把那声“白面馍哎”等同于“狗叫”深感受屈受辱,即便一个也卖不出去,他也喊不出口。更可笑的,当在无意中听到有人要买白面馍时,一看那人是克南妈妈,他却害怕地躲了起来。

当他终于如偿所愿,离开土地,去到城市,工作起来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时,便又开始向往更加广阔的天地。所以,才有了后来他以牺牲爱情去换取“一生命运的转折”。在这里,高加林的弱点就不仅是虚荣,而是“为梦癫狂”了。

为了追求“脚不沾地”的理想,他不惜丢了良心、失了根本。他固执而自信地站在彩虹桥的一端,憧憬着美好未来,却全然不曾去想,这“虹”是否真能让他落脚跨越?

高加林的故事梗概:

高加林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但是很快就被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当他失意无奈的时候,刘巧珍在他身边,安慰他,陪伴他。他们在这种情况下相爱了,当机会再次来临时,高加林抓住机遇回到了城市。

城市生活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当他们俩高兴地谈论共同话题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可同时意味着这种选择会无情地伤害巧珍,当他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含泪接受了,但她却并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多操心。

不久,高加林通过关系得到城内工作这件事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此时他也得知巧珍已嫁作他人妇,即便如此,巧珍依然去求她姐姐的公公——高明楼,求他给高加林安排去教学,因为据说家乡的那所学校因为学生增多要新添一个老师。最终,高加林接受了自己的选择,他懊悔地扑倒在土地上,泣不成声。

如何评价高加林这个人物?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高加林是一个有理想、有能力的知识青年,只是在追求理想的现实中不具备实现的条件,应该说,他的悲剧是因为时代环境下的制度造成的,是环境的局限,也是时代的悲剧。

其次,高加林为了前途放弃了感情上喜欢的刘巧珍,而选择了黄亚萍。这种背后暗藏着高加林的情感的悲剧。他是为了前途而放弃了爱情,最后事业和黄亚萍所谓的爱情都失去以后,才发现刘巧珍已为人妻。可以说,这个悲剧是高加林感情矛盾选择的一次失败。当然,也是性格与大环境影响的悲剧。

第三,《人生》作者路遥也曾谈到过:“高加林这个形象,我写的是一个农村和城市交叉地带中,在生活里并不应该指责他是一个落后分子或者是一个懦夫、坏蛋,这样去理解就太简单了……像高加林这样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生活经验不足,刚刚踏上生活的道路,不成熟是不可避免的。对于生活在特殊时代环境中的高加林来说,实现自我理想的途径十分有限。

上一篇:六尺巷的故事原文 下一篇:诗圣诗鬼诗魔诗仙诗豪诗佛都是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