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儒林外史25个主要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25个主要人物形象

2023-12-05 17:43 47004浏览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讽刺小说,被鲁迅先生誉为“出以公心”的一部“伟大讽刺小说”。这篇小说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从揭露科举制度及其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入手,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抨击了腐蚀士人灵魂的八股取士制度。

儒林外史25个主要人物形象:

1、范进:

范进是一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耗在科举上,将中举取得功名利禄当作唯一的奋斗目标,几十年屡试不第,也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其灵魂完全被科举的锁链缚住了。

范进中了举,虽然物质富有了社会地位提高了,但其灵魂完全被科举毒化了,他与张静斋称兄道弟,说明他中举后也成了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也会与其他统治者一样欺压百姓的。

2、周进:

周进原本是个教书先生,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来到省城开科取士的考场贡院,触景生情,伤心欲绝,竟一头撞到木板上,晕了过去。醒来以后,他满心悲怆无法排解,索性嚎啕大哭,满地打滚。这一幕被几个商人见到了,他们出于怜悯,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周进欣喜不已,向他们叩头谢恩。后来,借着监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举人,接着又中了进士,到广东当官。

3、严致和:

严致和即严监生,清雍正朝规定,秀才中凛生,凛生被选入国子学称贡生,次于凛生、凛生选入国子学成为监生,而且当时一些未能入府、州、县学而欲考举人者,可以出资捐一监生资格参加乡试,或直接出钱捐一监生,此种情况统称之为捐建或者例监。严监生就是书没读过太多,他这个监生也是花钱捐来的监生。他最被人熟知的桥段莫过于临死前那两根放不下去的手指了,几个侄儿以及奶妈怎么也猜不中严监生到底说的是什么,而赵氏一语道破,原来是灯中有两茎灯草,严监生怕它费油才使得严监生难以合眼,待赵氏挑去一根,严监生于是就一口咽了气。

4、严致中:

严致中是一个贡生,经考选等方式进入设于京师的国子学以后就称为贡生。这类人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严贡生也是因为自己是个贡生而瞧不起自己的胞弟严监生,入监者一般要求“学行端庄,文理悠长”,但在作者笔下的严贡生却截然不同,是一个十足的衣冠禽兽。严贡生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第四回中,范进在服丧期被张静斋劝说一同前去汤知县那里“打秋风”,刚到高要县坐定准备喝些茶水,严贡生便进来搭汕,当得知二人是要去拜见汤知县时,便开始称自己与汤知县是老相熟,又编造了一段与汤知县相遇的故事,还夸赞汤知县的为人。

5、王冕:

王冕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据此进行了改编。王冕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小说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正如回目所说“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体无处步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

6、沈琼枝:

沈琼枝,教书先生沈大年的女儿,遵父命嫁给盐商宋为富为妻。但到了盐商宋为富府上之后,才知道是一场骗局,盐商宋为富原来是娶沈琼枝为妾。琼枝父状告宋为富,宋重金贿赂知县,把沈大年押回常州。沈琼枝带着金银细软独自去往南京,开始了她新的独立生活。

7、杜少卿:

杜少卿,原是个豪华公子,却非常轻视金钱,经常把大捧的银子拿出来资助别人,甚至被人把钱骗去,终于很快地把田产卖光,弄得一贫如洗,只靠“卖文为活”。但他却“布衣蔬食,心里淡然”,满足于“山水朋友之乐”。

他把许多封建官僚和地主都不看在眼里,别人要他去会见现任知县,拜知县做老师,他说:“王家这一宗灰堆里的进士,他拜我做老师我还不要,我会他怎的?”

当臧蓼斋贩卖他那一套赤裸裸的市侩哲学时,杜少卿对臧的结论是:“你这匪类,下流无耻极矣!”可见杜少卿身上已多少带有离经叛道的气味,同正统的儒家思想有了一定的距离。但另一方面他又同王冕一样,也很重视孝道,“但凡说是见过他家老太爷,就是一条狗也是敬重的”。这简直把孝道抬高到盲目信奉的地步了。

8、庄绍光:

南京累世读书人,即书香门第。为书中的正面人物,乃真儒也。书中的庄绍光及杜少卿、王冕等人都有作者本人的影子及思想精神。悠然是庄绍光最大的特点。

9、马二:

马二(马静)先生善良,能急人之难,周济过匡超人,洪憨仙;他热衷举业,不遗余力地宣扬举业,以赤裸裸的功名富贵去诱使匡超人进军举业。他庸俗、迂腐、游西湖时热情全在湖边的茶楼酒馆,各色小吃。

10、牛浦:

牛浦郎,被称为“书中第一等下流人物”,他出身贫寒,首次亮相在甘露寺里读书,也给人刻苦好学之感,但仅为昙花一现。他好偷成性,一上场就偷诗稿、偷财物,后来冒充“牛布衣”,欺世盗名。后来跟牛玉圃学会了自吹,向道士大肆吹嘘自己与董瑛的交情,编造了骑驴走暖阁的细节。他与两位舅爷闹翻,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置新婚妻子于不顾,后来又另娶,冷酷无情。

11、匡超人:

匡超人从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少年堕落为一个追名逐利,自吹自擂,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是《儒林外史》中蜕变的典型。马二先生不仅给予他物质上的资助,还为其传经授道,成为他进军科举的启蒙老师。他孝顺,机敏,能干,他的刻苦攻读感动了知县,终于踏上了科举之路。后混迹于杭州的名士圈,在“斗方名士”那里,变得厚颜无耻、自我膨胀。与潘三的一拍即合,干起了替考等非法勾当,他的礼义廉耻之心被彻底埋葬。他停妻再娶,目无法纪。薄情寡义,忘恩负义,对帮助过他的马二,潘三毫无报恩之心。

12、王玉辉:

王玉辉生活清贫,但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对“礼”的追求与完善之中,一心想编三部书来影响世人。他鼓励女儿殉夫,可见其迂腐、残忍,他对礼教的盲目信仰使他和他的家人都成了悲剧人物。当王三姑娘的神位入主节孝祠,作为父亲的王玉辉却内心隐隐作痛,其后出行在外看到少年穿白的妇人,不禁想起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下来”,我们分明看到了这位老父亲人性中最真挚的一面。这恰恰说明,封建礼教的虚名无法平复骨肉分离的亲情之痛,封建礼教虽然可以压抑人性,但它不可能超越人性。

13、虞育德:

虞育德是《儒林外史》中的经典人物之一。如果说杜少卿是贤人群体中的得力战将,那么虞育德就是这个贤人群体的领袖。杜少卿是通过一系列惊世骇俗的异举达到了个性的升华,相比之下虞博士没有奇言异行,他的生活环境并不比其他士人特殊,但是虞育德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诠释着自己不平凡的观念。“纵观虞博士形象,在治国平天下方面无可道者,突出的是隐于朝市,以吸收容纳了庄禅的理学作心理调节,求得人格上的自我完善,精神上的相对超脱,心理上的平宁和谐”。

14、鲁编修:

一个贫困潦倒的“穷翰林”,以能进入翰林院为荣。

鲁编修是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所以他希望自己后继有人,但是,可惜的是他只有一个女儿,所以从小就把女儿当儿子教,希望可以寄托一点自己的希望。但是女儿家终究是不能参加科举不能入世的,虽然鲁小姐学问了得,只可惜不是男儿身,不然“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中来了”。

既然女儿不能去考试,就希望能招个好女婿,替自己了了这份心愿。于是找了个所谓的“名人之后”的蘧公孙,“料想公孙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个少年进士”,没想到这蘧少爷却是个“雅人”,对于科举这等“俗事”并不为意,不仅小姐伤心,连鲁编修也深感后继无人。

15、汤奉:

汤奉是贪官污吏的典型代表。他凭借科举得意,升官发财,作威作福,而贪狠、蛮横,则成了他们的共同特征。

书中这样描绘汤知县:“次日早堂,头一起带进来的是一个偷鸡的积贼,知县怒道:‘你这奴才,在我手里犯过几次,总不改业,打也不怕,今日如何是好?’因取过朱笔来,在他脸上写了‘偷鸡贼’三个字:取一面枷枷了,把他偷的鸡,头向后,尾向前,捆在他头上,枷了出去。才出得县门,那鸡屁股里喇的一声,屙出一泡稀屎来,从额颅上淌到鼻子上,胡子粘成一片,滴到枷上。两边看的人多笑。第二起叫将老师父上来,大骂一顿‘大胆狗奴’,重责三十板,取一面大枷,把那五十斤牛肉都堆在枷上,脸和颈子箍得紧紧的,只剩的两个眼睛,在县前示众。天气又热,枷到第二日,牛肉生蛆,第三日,呜呼死了。

16、王惠:

王惠在书中就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官僚,庸官。没做官时他遇到正教书的周进,言谈之间胡吹海噻,说乡试时自己有神人相助中的举人。当官后,对手下差役和百姓百般盘剥,用棍子打的衙役和百姓无不害怕。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称为第一能员广为传颂。

17、梅玖:

《儒林外史》中的梅玖是一个性格张狂、目中无人、无是非心、无羞恶感的无耻小人。梅玖年纪轻轻便成了秀才,也算是天资聪颖、少年得志。但他傲慢张狂、目中无人、拜高踩低,有了一点小成就后便刻薄待人,是一个实打实的无耻小人。

梅玖是《儒林外史》里的一个小人物,但他却可以说是当今社会上一些无耻小人物的”祖师爷“。梅玖年纪轻轻就考了个秀才,是薛家集里了不起的人物,村里人认为他前途无量,便对他多了一份敬意。可梅玖却渐渐目中无人起来。梅玖少年得志,张狂一时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他却把自己的满足建立在别人的尴尬与痛苦之上,这就是品行有问题了。

18、荀玫:

荀玫是儒林外史中最耀眼而又陨落的非常可惜的一个人物,其主要出现在小说的第七回中,在第二十二、二十九等回之中也都有提及。描述的文字虽然不多,但其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经典。

刚刚出场时,荀玫还只是个七岁的孩童,不到二十岁就考中了秀才,并且是名列第一。第二年录科又考了第一,参加乡试也顺利一次性通过,到京城参加会试又考了个第三名进士。真可谓是英雄出少年,少年得志,春风得意马蹄疾。

殿试过后,荀玫位列二甲,年纪轻轻就被授予了工部主事一职,还能得到周进、范进等恩师的照顾。不久后,就升任为工部员外;没过多少年,又升任为御史;在第二十二回再提及荀玫时,他已升任为两淮盐运使司盐运使。此时的荀玫,仕途一帆风顺、连连升迁,登上了人生巅峰。

19、王仁:

儒林外史中王仁的人物形象就是薄情寡义、虚伪势利。

王仁的妹妹王氏已病得不能言语了,王仁王德两兄弟未有任何关切之举,一门心思盘算着如何从妹夫严监生处获取银钱。

作者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描写了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充分揭露了封建士大夫的虚伪和丑陋。

20、张乡绅:

在《儒林外史》中,张乡绅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出现在范进中举之后,立刻上门来拜访,送上50两雪花银子和一栋三进的房子,亲切备至。张乡绅在故事中扮演了一个表面和气谦恭,暗里却凶狠无情的人。他想要僧官的田产,但不愿出价钱,反而要设计陷害送入官府。

他的最可怕的地方是他翻翻嘴皮子,不顾别人死活,只求出政绩,能够升迁。结果闹出人命,被人围攻,只得灰头土脸地狼狈而逃。

21、王德:

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王德、王仁两兄弟是与严氏兄弟几乎同时登场的又一对兄弟。

作者在赋予这兄弟俩名字时,就寓有讽刺之意,也就表明他俩都是”无德无仁“之人。王者,亡也;王德、王仁也就是亡德、亡仁,即”无德无仁“。

他们的妹妹病危时同意将严监生的妾扶为正室。刚说时两人拉着脸一声不吭,脸色很难看。当严监生拿出钱来,每人一百两银子时,兄弟俩人立刻变了一副嘴脸,竭尽全力帮助严监生扶正妾室。当严监生再谢他们五十两银子时两人己经喜形于色了。把要死的妹妹抛到九霄云外了。通过这段描写揭露这两人实际是无德无仁之辈。

22、鲁小姐:

在顾家方面是一等一的贤妻。当蘧公孙的父亲病重之际,鲁小姐马上收拾家当远去照顾。毕竟,蘧公孙身份是入赘,鲁小姐不走这一遭也不会被非议,但是她还是坚持道义远赴侍奉。

23、邓质夫:

邓质夫就是邓义,在《儒林外史》中的48回和49回出现,作者对他的着墨不多,邓质夫是支持女儿殉夫的王玉辉在南京遇到的一个故友之子。

邓质夫的母亲是守节抚养儿子长大的,丧女的王玉辉遇到邓质夫便忍不住将女儿的事儿跟他说了一遍。这一次他已经能够平静叙述了,没有再流泪,邓质夫拿钱送王玉辉回乡。

24、秦二侉子:

秦二侉子是个无所事事的顽主,好的只是打拳跑马看热闹,听见哥哥请了几位翰林御史中书什么的来家吃饭,便忙不迭开溜,”从后门里骑了马进小营看试箭去了“。

这人虽然为人也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这点个性还蛮可爱,况且他与凤四老爹也的确有些意气相投之处,算不上知己,好歹还算得上了解凤四老爹脾气性格的一个密友。

25、凤鸣岐:

凤鸣岐,《儒林外史》人物。南直隶江宁县人,排行第四,人称”凤四老爹“,”风老四“,是一个极其”义气“的壮士。他的故事见于49至52回和56回。

在吴敬梓的笔下,凤鸣岐是在一片叫妙声中上场的。而叫妙的是主人秦中书的老弟秦二侉儿。主人秦中书当即对客人万青云介绍”这位凤长兄是敝处这边一个极有义气的人。“开门见山点出他的”义气“性格、壮士身份。这种性格和身份,在救助万中书事件中充分体现了出来。

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1、广泛强烈的艺术对比。

吴敬梓采用广泛而又强烈的艺术对比手法,成功地塑造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成为《儒林外史》讽刺艺术最显著的特色。他在刻画人物时,常常并不直接说明自己的意图,而是通过尖锐的对比,在作品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深刻的含意,引导读者一道去爱其所爱,憎其所憎。

王冕、虞育德、杜少卿、庄绍光等是作者理想中”振兴世教“的人物,其中王冕在第一回出现,成为衡量全书人物的尺度,力求达到”敷陈大义“和”隐括全文“的目的。王冕属正面的形象,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与主张。

2、真切传神的细节描写。

吴敬梓通过真切而又传神的细节描写,揭示各种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和独特的行动,反映各类社会矛盾,构成《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另一特色。读过《儒林外史》的人,谁也不会忘记马二先生和王玉辉这两个人物。马二先生心地善良,慷慨疏财、仗义扶危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同时他也有迂腐的缺点,在游西湖的过程,表现得十分清楚。

3、利用艺术夸张,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

我们知道,夸张是为了增强效果采取的放大手法,其本质是形象的强化。范进中举发疯,胡屠户打了范进一巴掌,再也回不过手指来,都是寓讽刺于夸张之中,这些高度的夸张突出了本质。范进对名利的潜心追求把命运押在科举业上,若痴若狂的精神状态;胡屠户的势利、迷信、愚蠢都是人物性格的本质。作者把这些真实本质的东西通过变形、夸张,成倍的夸大,使其原形毕露。这样就达到意趣横生,讽刺之光四射,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起着深刻批判作用。

4、清新生动的文学语言。

吴敬梓用清新而又生动的文学语言,幽默而又带着冷嘲热讽的笔调,表达他的思想感情和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使《儒林外史》在语言运用方面也取得突出的成就。全书的语言是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同时也非常准确、凝练、并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进行艺木创造。

上一篇:《儒林外史》内容简介 下一篇:《儒林外史》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