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穿井得一人选自哪里

穿井得一人选自哪里

2024-01-26 15:28 311浏览

穿井得一人的原句是“丁氏穿家井,井中得一人”,这句话如今用来比喻传言失真,是初一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言文。你知道这则寓言故事选自于哪里吗?

穿井得一人选自哪里

《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

穿井得一人的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的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家里没有井,总得跑到外边去汲水浇地,所以家里经常得有一个人在外边打水。等到他家里打了井之后,就告诉别人说:“我家里打了个井,得了个人。”有人听到了,就把他的话传扬开来说:“丁家打井挖出个人。”京都的人到处都这样传说,一直传到宋国君王的耳朵里。宋国君王立刻派人到丁家查问,姓丁的回答说:“是因为家里挖了井,再不需要到外边去汲水浇地了,这就等于家里多了个干活的,并不是在井里挖出个人来。”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

寓意理解:

“国人”角度: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丁氏”角度:在实际交往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国君”角度: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方法、秉承审慎的态度、树立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现实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任何传闻,首先应有质疑的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对于自己不确定的传闻,应采取调查研究的方法、秉承审慎的态度、树立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去求得真相。谣言止于智者!

作者简介: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上一篇:穿井得一人的意思 下一篇: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