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谁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谁

2024-02-01 17:53 248浏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两句很有名的诗,这两句诗告诉我们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出自《题西林壁》这首诗,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谁?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佑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题西林壁的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的创作背景:

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的赏析:

首承二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诗人眼中所见,从正面、侧面、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各个视角看庐山,都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其寓意就是,要不断地移步换形,才能看到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转结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写诗人的体悟,我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那是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这是即景说理,寓意为,看问题不能片面,片面只能看到“庐山一角”,只有全面、超越狭小的视角,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此诗的妙处在于,借助描写庐山千变万化、瑰丽多姿的面貌而讲述一个大道理,即,我们观察事物或者看待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可能就得不出准确或者说正确的结论。同时,诗的结句也有我们今天经常说的“跳出问题看问题”的寓意。

虽是小诗,但诗人有高度,有见底,以哲人的眼光从平常的一次游览,悟出人生大道理。语言平实,但诗意渺远、深刻。可谓是“言浅而意深”的典范。

《题西林壁》和《望庐山瀑布》和有哪些不同之处?

1、从艺术上看之不同。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齐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比较宏大。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2、写景的角度不同。

唐诗重韵致,所以大都情景交融,或情寓景中。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四句均写景,并无特别深意,然其中洒脱高远,读者自能体会;其美全在情辞。而同是写庐山,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便不尽相同,前两句还是写景,但后两句却是议论,不过正因有此议论,更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庐山的峰回路转。的确,本诗与李白诗相比,意思较为深刻,以气骨见长;但情辞之丰腴则有所不如了。苏轼此诗的意义还不仅于此,读者还可从中领悟到深刻的哲理;而这也是宋诗的特色之一,即富于理趣。

上一篇:题西林壁的全文解释 下一篇: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