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毛遂自荐出自哪里

毛遂自荐出自哪里

2024-03-02 15:24 584浏览

“毛遂自荐”的典故,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事情。比喻自告奋勇,自我推荐去做某项工作。在谈判中,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说动楚王出兵。

毛遂自荐出自哪里

毛遂自荐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毛遂自荐的典故

说的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局势十分危急。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救,同时缔结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打算从食客中挑选出二十名能文能武、有勇有谋的人,随同他前往楚国。可是选来选去,只选出了十九名,还缺一个人,再也选不出中意合适的人了。这时,有个名叫毛遂的食客,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听说您要带二十人前往楚国,现在尚缺一个人,请您让我来凑个数吧。”平原君看了看他,对他毫无印象,就问道:“你到我门下几年了?”毛遂说:“已有3年了。”平原君又说:“一个人如果真有才能,好比一把锥子装进布袋里,它的尖马上就会刺破布袋露了出来。你在我的门下住了3年,我都没有听谁说过你有什么才能,所以你不适合去,还是留在家里吧。”毛遂说:“那现在,就请您把我当作锥子放进布袋里。假如您早点把我放进布袋,那不仅是锥尖刺破布袋,恐怕整个锥子都显露出来了。”于是,平原君同意他随同前往。

毛遂等人跟随平原君赶往楚国。一路上,同行的人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发现他果然很有学问,能言善辩,谈论起天下大事头头是道,很有见解,使大家改变了以前对他的看法,并渐渐地佩服起他来了。

到了楚国,平原君与楚平王会谈那天,两人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也没有谈出结果,原因就是楚王不愿意抗秦援赵。毛遂这时自告奋勇代他们上殿去看看情况。只见他手按着剑从容不迫地走进殿去,大步走到楚王面前说:“大王之所以敢随意呵斥人,是仗着楚国人多势众罢了,但现在您跟我的距离不到10步,您的性命掌握在我的手里,楚国纵然再强大也没有用的。” 接着,毛遂又向楚王分析了楚秦两国从过去到现在的关系,说明赵国派使臣到楚国不只是为赵国自己,联盟共同抗秦对楚国、赵国都有好处,楚国是没有理由反对的。

楚王觉得毛遂说得有理,就与平原君敌血为盟,联合抗秦。

从此以后,毛遂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被奉为上宾。

毛遂自荐给大家的启示

首先,勇气和果断是成功的关键。毛遂自荐时,他并没有犹豫或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够,而是毫不犹豫地提出了自荐的建议。这种勇气和果断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同样重要。只有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尝试,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

其次,个人能力和表现很重要。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能力和表现对于获得机会和成功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认可。

此外,毛遂自荐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念。在战国时期,人们注重个人能力和表现,尤其是对于战士来说,自荐成为主帅或将领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这种文化特点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有所改变,但是个人能力和表现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忽视。

综上所述,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勇气和果断是成功的关键,个人能力和表现很重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念。这些道理对于现代社会同样适用,它们提醒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机会和挑战,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实力,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怎么毛遂自荐

第一、推荐以对方为主

在向领导推荐自己的时候,应该注重领导的需要和感受,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和感受说服对方,被对方接受。而不要盲目仓促地进行推荐,如果对所要得到的目标没有进行必要的了解,尽管你很能干,但不会赢得领导的好感,最终会归于失败。

第二、不要害怕失败

人有百好,各有所好。对人才的需求也是这样,假如你针对对方的需求和感受说服不了对方,没有被对方所接受的话,你就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但是,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便失去自我表现的勇气,应该调整的是你的期望值,而不是自我表现的态度和方法。

第三、要有自己的特色

表现自己,必须先从引起别人的注意开始,如果别人不在意你的存在,那就谈不上表现。那么,如何引起别人的注意呢?关键是有自己的特色,这里所谓的特色就是你的风格、特点、优点、长处。那些有别于旁人的、不流于俗套的东西。你尽可以大胆地表现出来,一定会令人眼前一亮。

第四、应知难而退

在表现自我时,如果发现时机不对或者对方不感兴趣,就要“三十六计走为上”。这时候表现要冷静,不卑不亢地表明态度,或者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给人留下明理的印象。表现自己是一种才华,是一种艺术,有了这项才华,你就一马平川了,如果你想在职场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善于表现自己。

毛遂简介

毛遂(公元前285年-公元前228年),战国时期(出生地有三种说法:河北鸡泽、山东滕州、河南原阳)人,身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战国时期著名说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公元前257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个震古烁今的壮举,反倒引来了杀身之祸。

据说,公元前256年,也就是毛遂自荐出使楚国建立功勋的第二年,燕军忽然派大将军栗腹领兵大举进攻赵国,让谁率军去抵抗呢?此时平原君对那些能征惯战的将军们全都视而不见,心中只有毛遂,他力荐毛遂任前敌总指挥。然而毛遂口才虽好,是第一流的外交人员,却并非是能统帅三军御敌的将才。结果昌都一战,赵军被燕军杀得片甲不留。毛遂羞愤万分,便抽出了佩剑,寒光一闪抹了脖子。

从“毛遂自荐”的辉煌到“毛遂自刎”的凄惨,仅仅一年时间,令人不禁感慨万端。

上一篇:毛遂自荐什么意思 下一篇:毛遂自荐在哪个地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