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字词赏析

 > 

廉颇老矣是褒义还是贬义

廉颇老矣是褒义还是贬义

2024-03-04 18:02 874浏览

廉颇老矣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的意思是廉颇虽英勇,但毕竟已经老了啊!它多用来比喻一个人有实力却被小人嘲笑,玩弄,壮志难酬。那这句话是褒义还是贬义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廉颇老矣是褒义还是贬义?

廉颇老矣既可以作褒义,也可以做贬义

廉颇老矣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的故事。廉颇是赵国的忠诚勇敢的将领,他曾多次带领赵军打败敌人,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廉颇的身体逐渐衰弱,有人开始质疑他是否还能继续为国家效力。

当时赵国国君想要任命一位年轻有为的将领来替代廉颇,于是派人去询问廉颇:将军年事已高,尚能饭否?廉颇听后非常生气,他回答道:我虽然年纪大了,但吃饭穿衣都不成问题,怎么能说我不能为国家效力呢?从此,廉颇老矣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廉颇老矣表明了他在年老之时仍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这句话也常常用来形容老年人依然拥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同时也带有对老年人的尊重和仰慕之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老人是一种美德,这句话也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敬仰。从这个角度看,廉颇老矣是褒义的。

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廉颇老矣是一种贬义的说法。他们认为,一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衰老和无能,是一种失败和耻辱。这种说法强调了时间的力量和无情性,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因此,有些人认为廉颇老矣是一种贬义的说法,是对这个人物的一种批评和讽刺。

总之,廉颇老矣是褒义还是贬义,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它取决于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廉颇老矣用来比喻什么?

1、廉颇老矣暗喻着时间的无情和不可逆转性。无论一个人多么英勇、强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和精神都会逐渐衰退。这种衰退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因此,廉颇老矣提醒我们珍惜时间,抓住当下,不要让自己在岁月的长河中被淹没。

2、廉颇老矣也暗喻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在历史长河中,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和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风貌和特点也会逐渐消失。廉颇老矣告诉我们,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数,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发展和走向。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警觉和敏锐,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和挑战。

3、廉颇老矣也暗喻着人生的转折和变化。在一个人的人生旅程中,总会有起伏和波折。有时候我们会遭遇挫折和失败,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相反,廉颇老矣告诉我们,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继续前行,就一定能够迎来成功的曙光。

廉颇老矣的下一句是什么?

廉颇老矣的下一句是尚能饭否。

这句话的意思是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它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全诗为: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老矣在原文中的作用:

满怀爱国热情的辛弃疾一心为国效力,可他忠不为用,报国无门。当年廉颇虽终不被重用,但尚有赵王想起,可如今自己呢?朝廷旱就没有起用的意思了。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来结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廉颇老矣一诗的写作背景: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启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后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词中佳作。

廉颇老矣一诗的赏析:

诗的开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表现了作者对于古代英雄人物的景仰和追慕,表达了对于国家往事的追思和缅怀。接下来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描绘了古代的繁华景象和英雄人物的气概,表现了作者对于古代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接下来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表现了作者对于古代普通人民的关注和关心,表达了对于国家往事的深切感受和思考。接下来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表现了作者对于古代英雄人物的景仰和追慕,表达了对于国家往事的追思和缅怀。

接下来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现了作者对于当权者北伐的批判和反思,既揭示了战争的惨烈和代价,也反映了国家的衰败和局势的危急。接下来的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表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往事的追思和缅怀,表达了对于当权者的不满和愤慨。

最后的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表现了作者对于当权者的批判和反思,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无奈和感慨。最后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现了作者对于古代英雄人物的景仰和追慕,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思考。

整首诗情感激荡,风格豪放,展现了辛弃疾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政治才华。

廉颇老矣一诗的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他一生以恢复祖国为志向,却命运多舛。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上一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暗度陈仓什么意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