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英语词汇

 > 

天光云影共徘徊是哪首诗

天光云影共徘徊是哪首诗

2024-04-17 15:29 408浏览

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前一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作。从宇面看,是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讲的是读书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天光云影共徘徊是哪首诗?

天光云影共徘徊出自南宋朱熹的《观书有感》

全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观书有感》的创作背景:

朱熹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是徽州人婺源(江西人)。他的父亲是程门三传弟子,家学渊源。十九岁进士及第,二十二岁授迪功郎。一生中曾有短暂几年当过官,任满后不再求仕,长时间从事讲学活动和着书,在儒学界非常有影响力。

五十二岁以后修成“四书”,并作成《四书集注》,六十四高龄之时遇到湖南瑶民起义,朱熹临危受命,毅然前往说服瑶民首领接受招安。事后,他又为了保证投降者人身安全,进京面见宋宁宗,奏请“毋失大信”,体现了一个道学宗师的风范。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六十四岁的朱熹在宫中担任待讲,因为希望能够效法古代缺席,制约君权,得罪宋宁宗与宰相韩侂胄被罢免,还居建阳。

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庆元党禁”爆发,由于朱熹的说学与主张威胁皇权专制,有人叫嚣要“斩朱熹以绝伪学”。先将他落官罢祠,再把他的门人抓去坐牢或者流放。

朱熹躲到福山双林寺,在武夷堂中讲学。偶然有一次到农村去游历,就写了《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赏析1: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观书有感》赏析2:

“半亩方塘”,是指这个水塘不大。它象征的则是人的心,人心就像是“水境一样”。在我们“观书”的时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自己心中的“水镜”。

放下一切的偏见,以自己的心去“照见”书籍中的知识。千万不要让固有的思维,妨碍了你对书籍中文章的理解。

诗中第二句的“天光云影”,是指“观书”的要“观”的,是那本书里面的全部精髓。你打开了心中的“水镜”,将知识照进心里。

那么,要照到哪种程度呢?答案就是“共徘徊”。让你学到的知识,在内心里呈现出一种流动的状态。

将新吸收的知识,和你的心中原有的知识产生连接,并与之发生“碰撞”,不断地修正你的认知和思想。只有这样,你的书才算是“观”进去了。

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介绍了读书最理想的状态。第三句用一个设问,提示大家注意到打开“水镜”的阀门。

要打开心中的“水镜”,我们的心就要像水一样清澈。如果水浑浊的话,是任何东西都照不出来的。

然后问题又来了,我们要怎么才能够做到“心清如水”呢?最后一句给出了答案:让心清澈的秘诀,就是源源不断地向那“半亩方塘”中注入“活水”。

现在的人常说,我们要小心“思维固化”,因为它就是偏见的源头。我们在学习了一些知识以后,大脑为了省力,经常会形成了一套固定的逻辑思维方式。

时间一久,如果知识没得到更新的话,我们在某些问题上就容易形成偏见。这些偏见,会妨碍我们接受新鲜知识和想法。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读不同立场的书,就像在池塘中注入“活水”一样,让自己的思维灵活,不受偏见左右。

必须要认识到,我们“观书”不只是为应付某一场考试,或者达到某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把它看成是一种生活的状态,就像是当呼吸和吃饭一样,每天都必须完成。

上一篇: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徘徊怎么理解 下一篇:天光云影共徘徊上一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