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历史典故

 > 

高处不胜寒全诗

高处不胜寒全诗

2024-04-26 08:57 521浏览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几乎人人都听过这首词,这首词也是苏轼最著名的十二首词之一,描写的是中秋佳节。这首词也是中小学必背的诗词之一。

高处不胜寒全诗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白话译文

明亮的月亮何时有?我举酒向天空提问。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天是哪一年。我想乘风归去,又担心那高高的宫阙寒冷难耐。起舞打动清晰的月光,这在人间是何等的情景。月光洒在红色的楼阁,低照华丽的窗户,照亮无法入睡的我。为何每次分别时都是满月,这本应无可恨怒。人生有离别和聚合,月亮有圆缺,这是自古以来的常态。但愿人能长久,千里之外也能共享这明亮的月光。

注释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7、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12、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3、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14、但:只。

15、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赏析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全词酒兴愈浓,感怀愈深,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表达了苏轼对友人、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被誉为“词坛绝艳之作”。

赏析2

此词为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此人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之情。此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衬托出自己遗世独立的境遇和略显孤寂的情感。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名家点评

此词以月为媒,寓言述怀,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被誉为苏词的巅峰之作,展示了苏轼的豪放之气和深情之挚。

上一篇:高处不胜寒比喻什么人 下一篇:environment可数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