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到了初三成绩下降
初三这一年的学习非常的紧张,孩子也处于青春期,这个时候一定要多关注孩子,孩子成绩一直下滑,家长和是非常的担心和着急的,首先要了解孩子成绩下滑的原因,给予孩子关爱,与他们沟通交流,让孩子意识到学业的重要性,激励孩子好好学习。
为什么到了初三成绩下降?
1、前面学习的基础不扎实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初一基础学得不扎实遗留一点问题,后果不明显,还能考个90分。到了初二,因为遗留问题已经有了一个长期的累积,所以初二再能考个90分那就难了。到了初三,遗留问题会有一个大的质变,因为遗留问题有了三年的积累。遗留问题多,做起作业磕磕绊绊,思路也不顺畅。反映到作业和考试上,就是作业完成差、考试不理想。
2、不能形成知识结构
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没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的同学很容易把知识碎片化,在解答综合运用题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所以我们应该把知识体系化,对各章节之间及时总结归纳整理。
3、学习缺乏计划性
有一部分学生,就是因为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进入初中阶段之后,学习的科目增加了,学习的知识点也更密集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是采取和小学阶段一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维,就有可能难以跟上。因此,对这部分学生而言,增强学习的计划性特别重要。
4、不善于归纳总结
学习最累的同学就是不讲究方法和技巧的人,这种学习方式属于最低形式的学习。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学习效率不高。最典型的就是死记硬背,它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学生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学生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所以大家要学会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让学习变得轻松高效。
5、自我压力
孩子进入初三,学业压力明显增大,从家中的叮嘱、老师的教育声中,孩子们已经明白了中考的重要性。他们的脑海中也形成了这样一种意识:成绩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因素,而考入名校则是通往幸福人生的唯一捷径。因此,这也导致,初三因为初三各种大考小考频繁,成绩的起伏很容易因为心理状态的起伏,成绩的不如意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很努力了依然没有看到进步的迹象,好像拼尽了全力却还是希望渺茫,就会产生自我怀疑。
初三成绩下降怎么办?
1、正确看待孩子成绩下降
原来初一、初二、初三考试时针对某单元,某些知识点,而现在初三课程基本学完,进入综合性考试,它包含三年所学知识,综合性、系统性比较强,所以孩子对这种考试可能还没适应。如果基础扎实,慢慢掌握了做这种套题的技巧,合理安排好考试时间,别紧张,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答好,提升成绩。
2、辅导孩子改进学习方法
孩子以往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影响和制约着学习的成绩,因此,要提高成绩,就必须冷静反思在学习中哪些习惯、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可以继续保持的;哪些习惯和方法是有害的,必须克服和改进的。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学习上的盲目性、被动性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某些不良习惯和方法,恰恰是导致学习成绩徘徊不前、难以继续提高的重要原因。
3、要学会整合知识点
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鼓励孩子
孩子成绩下降,如果家长采取训斥或棍棒式教育,极易使孩子产生消极情绪,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进而丧失自信心。孩子稚嫩的心长期受打击还会影响到他的心理健康。
家长首先必须走出以单纯的分数来衡量孩子学业优劣的误区。重要的让孩子认识到:分数是孤零的数字,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不能说明一个人的实际能力的高低。教导孩子不要因为自己的成绩差,就认为自己笨,因此消沉下去。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不要紧,只要不断找原因,总结经验,再加把劲,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