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中秋节的历史起源

中秋节的历史起源

2023-09-06 10:42 303浏览

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具体日期为中国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的历史起源:

1、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唐宋以后,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2008年,中秋节被列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2、具体日期为中国农历八月十五。中国农历一年分为四个季,每一个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八月份正好是第三季度中间的一个月份,而十五日又恰好是八月的中间日期,因此得名中秋节,又名“仲秋”。作为中国汉文化历史、文明传承象征的载体,中国人民赋予了中秋节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文化精髓。

3、作为一个民间传统节日,上千年以来,劳动人民给中秋节赋予了很多富有想象力、浪漫情怀和幸福寓意的名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比如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中秋节的活动形式也是丰富多彩,比如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的节日习俗:

1、吃月饼

唐宋之前,吃月饼并不是中秋不可缺少的活动,月饼也不是专门为中秋而制作的。月饼最早出现在南宋,《武林旧事》和《梦粱录》在讲到食品种类时都列出了“月饼”,但是那时候的月饼其实与中秋节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作为平时的一种蒸食在饮食市场出现。

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最初月饼是作为一种祭品出现的,人们在中秋节这天制作月饼,祭祀仪式完成后再被人们吃掉,这个时候的月饼的主要价值是献给月神的礼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月饼逐渐成为一种节日主要食品,人们会把一个月饼切成好多块,亲人们每人吃其中一份,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亲情和友情得到了一次确认和加强,这个时候月饼的象征意义是团圆。

2、拜月亮

拜月盛行于上古时期,拜月是对月神的礼敬或祷告,是在科学不发达情况下,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神化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在周代以后被皇家垄断,唐代开始逐渐由赏月之风代替,宋代中秋赏月习俗中偶尔会加入拜月事项,男女皆可,男求功名,女求美貌。

因为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太阳历,而不是月历,并非每次秋分之夜都有圆月,人们就根据月亮运行规律,将祭月活动由“秋分”调至阴历八月十五,也就是中秋节月圆之夜。随着时间的推移,拜月逐渐变成女人专利。并形成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拜月习俗在现代社会已经基本消失,只在极少部分地方的少部分人那里还有遗存。

3、团聚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家庭团圆在中秋节这一天体现的非常明显。自唐代时起,人们就把月圆与人间团圆联系起来,中秋节这天,哪怕相隔千里万里,人们都会赶回家去,与家人团聚,从中体会亲人欢聚一堂的天伦之乐和生活美满的幸福感。

比如唐代诗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中的:“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就从字面上将八月十五与“团圆”联系了起来,其他很多唐诗更是充分表达了一人在外乡,恨不能与亲友团圆的含义。这为后世中秋节转为团圆节打下了基础。

苏东坡《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这一场景最好的写照。除了家人团聚,朋友之间也会有聚会赏月、交流诗文等习俗。

中秋节的重要影响:

1、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各种节俗还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各地尤其是具有汉文化氛围的国家形成很大的影响。中秋节节俗的传播路径大概有两种:一种是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强国和文化大国,其他国家特别是东亚周边汉文化圈国家纷纷效仿、追捧其文化。

2、据史料研究,最早自唐朝开始,中秋节就已经传播到了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另一种是随着出国定居或旅居人员传播到国外。他们在展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魅力的同时,也浸润、影响着广大旅居地的居民,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有了世界意义。

3、韩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中国传统节日一样,韩国中秋节也在农历的八月十五,韩语的中秋节音译为“寒佳宇”,汉文名叫“秋夕”,意思是“庆丰收的月亮节”,在韩国,中秋节是第二大节日,主要内涵是庆祝丰收和感恩,中秋节这一天韩国人也非常重视家人团聚,甚至把能否回家同父母一起过中秋节看做对老人孝顺的标准。

4、正因为如此,每到中秋节,韩国就会出现类似于中国人过春节一样的“人口大迁徙”,韩国中秋节会放三天假,人们会做一种跟中国月饼类似的“松饼”食用。朝鲜中秋节习俗和文化内涵基本跟韩国相同,以欢庆丰收和祭扫祖坟为主,他们也在中秋节这一天开展瞻仰烈士陵园和纪念碑等特色活动。

上一篇:最早的航海图集是 下一篇:倩女离魂主人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