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
鸳鸯蝴蝶派,中国通俗小说流派之一,产生于清末民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期间,随后走向低潮,作品多以才子佳人的缠绵悱恻故事为题材,即“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主要发表在其代表性刊物《礼拜六》上,又称“礼拜六派”或“民国旧派文学”,简称“鸳派”“鸳蝴派”。
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
1、徐枕亚
徐枕亚,名觉,字枕亚,别署青陵一蝶、泣珠生、东海三郎等,江苏常熟人,早年就读于常熟虞南师范学校,与同邑吴双热为同学,南社成员,任《民权报》编辑,还曾创办《小说丛报》,这两份报纸被称为鸳鸯蝴蝶派的“发祥地”和“大本营”。
1912年,徐枕亚用骈文创作了十几万字的言情小说《玉梨魂》连载于《民权报》副刊,1913年出单行本后,再版数十次,销量达数十万册,曾被改编成话剧和拍过无声电影。这部作品揭开了现代通俗小说的序幕。徐枕亚代表作还有中国第一部日记体长篇小说《雪鸿泪史》,以及《双鬟记》《余之妻》等。徐枕亚、吴双热、李定夷在民初并称言情小说“三鼎足”。
2、吴双热
吴双热,名光熊,字渭鱼,后改名恤,号双热,江苏常熟人。他与徐枕亚是同学,同为《民权报》编辑。他的的代表作《冤孽镜》同样连载于《民权报》副刊,作品叙事结构极为灵活,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锋性”。吴双热的的代表作还有哀情小说《兰娘哀史》,以及滑稽小说《军门之犬》《快活夫妻》和《滑稽四书演义》等。
3、李定夷
李定夷,字健卿,别号墨隐庐主,江苏常州人,也是《民权报》编辑,他的的代表作有哀情小说《赏玉怨》《鸳湖潮》《美人福》《伉俪福》等。至此,以徐、吴、李为代表,掀起一股“骈四俪六、刻翠雕红、哀感顽艳”的哀情小说热潮。
4、包天笑
包天笑,名公毅,字郎孙,江苏吴县人,南社成员,他既是鸳鸯蝴蝶派的重要作家,又是鸳鸯蝴蝶派的重要组织者,被称为通俗文学的“无冕之王”。他曾创编《小说时报》《小说大观》《小说画报》等鸳鸯蝴蝶派的重要刊物,他的代表作有《碧血幕》《琼岛仙葩》《上海春秋》《留芳记》《一缕麻》等。
5、张恨水
1918年任《皖江日报》总编辑,“五四”运动后曾是北京多家报社的编辑记者。1924年4月,他在《世界晚报》上连载百万字巨著《春明外史》,在读者中产生轰动效应。1927年2月,开始在《世界晚报》上连载另一部百万字巨著《金粉世家》,从而奠定了他一流小说家的地位。
鸳鸯蝴蝶派著名的“五虎将”就是指张恨水、包天笑、李涵秋、徐枕亚、周瘦鹃五人。张恨水的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夜深沉》等。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和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被合称为礼拜六派的“四大说部”。
鸳鸯蝴蝶派的创作特点:
1、主题上
鸳鸯蝴蝶派作品多以爱情为主,描写年轻人的自由恋爱的要求,描写家庭的日常生活,主张强调文学消遣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以迎合有闲阶级的小市民的低级趣味。
2、语言上
鸳鸯蝴蝶派作家主张使用白话,提倡白话小说,在白话文的推广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白话小说因其对新型市民阶层的阅读水平和阅读习惯的关照,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包天笑主张“小说以白话为正宗”,其主编的《小说画报》“全用白话取其雅俗共赏,凡闺秀学生商界工人无不咸宜”。
3、技巧上
在表现技巧方面,在翻译介绍西方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鸳鸯蝴蝶派积极引进和模仿西方文学的结构手法,打破了中国小说传统的“记账式” 叙事模式,将从头至尾改为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在叙述上更多运用补叙、倒叙、插叙等手法,设置跌宕的情节, 力求故事结构曲折离奇, 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情调缠绵悱恻, 以迎合市民阶层和有闲阶级的情趣。
4、题材上
在题材类型方面,鸳鸯蝴蝶派在题材选择上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在《礼拜六》 中刊载的前百篇译作中,题材类型包括言情、侦探、滑稽、伦理、语怪、科学、社会、历史、札记、实业等,有 15 种之多。 题材的多元化,也进一步丰富了当时翻译文学的类型。
5、形式上
在小说形式上,鸳派是比较自由的,只要适合小说艺术,不论是章回体、笔记体、传奇体、弹词体都可以尝试。在实践中,还把西洋小说同改造中国传统小说形式结合起来,注重吸收外国文学的形式技巧,采取不同的记叙方法,对中国小说形式发展作出过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