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诗词大全

 >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2023-10-20 17:16 261浏览

孔孟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代表,主要由孔子和孟子两位著名的古代思想家的观点构成。孔子和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孔孟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孔子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与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出身于没落的宋国贵族家庭,刻苦好学。曾从事“儒”(贵族丧事赞礼者)的职业,中年时开办私学。一度出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四年后因遭小人暗算,弃职,后率弟子周游列国,经十三年,晚年归鲁,继续讲学,整理古籍。《论语》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

孔子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宗教的创始人,但这是不正确的。孔子及少谈论神,拒绝讨论来世,避免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学。他对人生的关系深刻了解,他的学说并不是他所创立的,严格来说,他只是及中华文化思想的大成者。他是一位重视个人的伦理道德和行为的现世哲学家。

孔子把“仁”和“义”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他规范着高尚者的行为。“仁”在有些时候可以解释为“爱”,但我们最好将他理解为对人类的关心。“礼”是道德,礼节,规矩,传统等观点的总和。

孟子介绍: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东周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其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子展等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子世家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

孟子之弟子万章与其余弟子着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尊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孔孟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孔孟思想,即儒家思想的核心代表,主要由孔子(孔夫子)和孟子两位古代中国思想家的观点构成。其精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仁爱之道: 仁是孔孟思想的核心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亲和和善意。孔子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则进一步阐释了仁爱的含义,主张“养心莫善于养爱”。

2、礼制道德: 礼是孔孟思想中的重要观念,强调社会的秩序和道德准则。孔子主张通过守礼仪、尊敬祖先等方式来建立和谐社会关系。孟子则强调礼的内在精神,认为礼是在关怀、尊重和爱护他人的基础上实现的。

3、人性善恶: 孟子对人性持乐观态度,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天生具有的良善倾向。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扬人的善性,以实现道德提升。

4、君子理想: 孔孟思想强调君子的道德标准,君子是品德高尚、道德正直、仁爱宽厚的理想人格。他们主张通过自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道德的完善。

5、教育重要性: 孔孟思想强调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孔子主张“教育无教”,认为教育要因材施教,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孟子则强调教育的关键作用,提出“性相近,习相远”。

孔孟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孔孟思想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孔孟思想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孔孟思想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值得借鉴。

孔孟思想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刚健自强精神,对于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传统、追求真理的传统、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传统的形成,都起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上一篇:记叙文的六要素指的是什么 下一篇: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