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死是为贼什么意思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能够听到“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俗语,一般解释为,一个人老了,不能再干活创造物质财富了,还不死,就成了白吃饭,属于空消耗,就像贼一样。但很少有人清楚这句俗语的出处,很多人都误解了这句话的本意。
老而不死是为贼什么意思?
释义:
古义 原是孔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的话。
今义 后指年老不死,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出处:
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
原句: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译文:
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典故:
春秋时期有一鲁国人名叫原壤,他是孔子的故交,也是孔子的老相识,两个人在年少时就已经认识,且彼此也非常熟悉。
原壤这个人年少时就不重视礼仪,这点经常受到孔子的责备,因为孔子是极为重视礼仪廉耻的,作为原壤的故交,他有责任纠正老友的错误。
有一次,孔子前去拜访老友原壤,此时二人都已经年老,但原壤仍然是没有改进,非但没有起身相迎孔子,还叉开双腿在那里干坐着,一副为老不尊的模样。
孔子见状不由得怒道:“你年轻的时候不知礼仪也就算了,如今都这把岁数了,还是这般死不悔改,现在老了又不死,简直就是一个祸害。”
孔子的意思就是,老人其实是年轻人的一个榜样,如果人到老了还是这般模样,那岂不是成为了一个坏榜样,这样会祸害后代的。
全面理解孔子说的“老而不死是为贼”
第一,孔子说“老而不死”是针对到具体的个人的,这个人就是毛病多多的原壤,而不是泛指老人。
第二,“老而不死是为贼”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 ”,也就是从小不讲仁义道德,长大也没作为,老了还没有长者风范的人,可不就是浪费社会资源、浪费国家粮食的混蛋么?
第三,如果听到有人用“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调侃自己,是指老人年纪很大了还健在,阅历丰富,经验智慧等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贼精贼精的,千万别理解错了。更不能随意在老人面前说这句话,以免引起误解,伤了感情。
孔子弟子有哪些?
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精通六艺者)。七十二贤中,以“十哲”为历代追捧。
“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的十位优秀弟子。源自《论语·先进》:“‘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儒学五圣”中“复圣”颜子、“宗圣”曾子是“至圣”孔子入门弟子,“述圣”子思是孔子孙子、曾子学生,“亚圣”孟子是子思的再传弟子。
1、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为人谦逊好学,不幸早死。主要作品是:《论语》(编集者之一)。
2、闵子骞(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闵损,字子骞,尊称闵子,世以字行。其一说,在鲁国青州宿国人。其二说,出生于春秋末期鲁国曲阜,其先祖是鲁国第四代国君鲁闵公,其父闵世恭为八世祖。君避战乱迁到棠邑。
3、冉耕(约前544~?),春秋末鲁国人,字伯牛。为人端正正派,善于待人接物。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因恶疾早逝。唐元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郓侯”。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东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改封为“郓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
4、仲由国藉不详,字子路,小孔子九岁。性鄙,好勇力,性伉直,曾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之,子路于是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然后来仍多直言,顶撞孔子,是孔门痴儿。孔子容而爱之。以政事闻名。后死于卫国之乱,被砍作肉浆。孔子大恸,为之不食肉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