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区别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区别

2023-11-22 17:13 1303浏览

发生基因突变时,新基因对原基因有显性作用时,即:a突变为A,这就是显性突变。反之,原基因对新基因有显性作用时,即:A突变为a,这就是隐性突变。它们之间的区别你知道吗?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区别

1.概念:显性基因是一种能独立决定后代特定遗传性状的,能量较强的等位基因,而隐性基因不能独立决定后代的特性。

2.性质:无论是纯合还是杂合的基因型,显性基因都可以表现出来,但是隐性基因只有在纯合时才可以表现出来。

3.产生的物质:隐性的等位基因往往是野生型发生了突变,因此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酶等物质,而显性的等位基因则可以产生有功能的物质,因此杂合子也可以表现出这类功能。

4.书写方式: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Xx):X表示显性等位基因,x表示隐性等位基因。

显性突变

显性突变,是基因突变的一种,对象是细胞。

细胞分类

(1)对于性细胞:

如果是显性突变,即aa→Aa,可通过受精过程传递给后代,并立即表现出来。

如果是隐性突变,即AA→Aa,当代不表现,只有等到第二代突变基因处于纯合状态才能表现出来。

(2)对于体细胞:

如果显性突变,当代表现,同原来性状并存,形成镶合体。突变越早,范围越大,反之越小。

如果是隐性突变,当代不表现。一般较多的是隐性突变。如A→a1或A→a2;a→A1或a→A2等。

种类分类

假定存在A与a这一对相对性状A控制黑色,a控制白色,H控制黄色

(1)AA突变为AH,表现为黄色,则称之为显性突变

(2)aa突变为aH,表现为黄色,则称之为显性突变

(3)aa突变为Aa,表现为黑色,则称之为显性突变

隐性突变

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叫隐性突变,由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叫显性突变。绝大多数为隐性突变。

表现形式

(1)对于性细胞:

如果是显性突变,即aa→Aa,可通过受精过程传递给后代,并立即表现出来。

如果是隐性突变,即AA→Aa,当代不表现,只有等到第二代突变基因处于纯合状态才能表现出来。

(2)对于体细胞:

如果显性突变,当代表现,同原来性状并存,形成镶合体。突变越早,范围越大,反之越小。果树上许多“芽变”就是体细胞突变引起的,一旦发现可及时扦插、嫁接或组培加以繁殖保留。

如果是隐性突变,当代不表现。

拓展:基因突变的发现

基因突变首先由T.H.摩尔根于1910年在果蝇中发现。H.J.马勒于1927年、L.J.斯塔德勒于1928年分别用X射线等在果蝇、玉米中最先诱发了突变。1947年C.奥尔巴克首次使用了化学诱变剂,用氮芥诱发了果蝇的突变。1943年S.E.卢里亚和M.德尔布吕克最早在大肠杆菌中证明对噬菌体抗性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接着在细菌对于链霉素和磺胺药的抗性方面获得同样的结论。于是基因突变这一生物界的普遍现象逐渐被充分认识,基因突变的研究也进入了新的时期。1949年光复活作用发现后,DNA损伤修复的研究也迅速推进。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基因突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化学变化,而是一个和一系列酶的作用有关的复杂过程。

1958年S.本泽发现噬菌体T4的rⅡ基因中有特别容易发生突变的位点──热点,指出一个基因的某一对核苷酸的改变和它所处的位置有关。

1959年E.佛里兹提出基因突变的碱基置换理论,1961年F.H.C.克里克等提出移码突变理论(见遗传密码)。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和DNA核苷酸顺序分析等技术的出现,已能确定基因突变所带来的DNA分子结构改变的类型,包括某些热点的分子结构,并已经能够进行定向诱变。

上一篇:play单三形式怎么变 下一篇:基因克隆的基本原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