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字词赏析

 > 

诗人的字和号是什么意思

诗人的字和号是什么意思

2023-11-27 17:43 5096浏览

在姓名之外,还有字号,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传统,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诗词领域。读了诗词之后,会发现很多诗人都有字和号。

诗人的字和号是什么意思?

诗人的“字”和“号”都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传统,用来表示一个人的名字。

“字”通常是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一个名字,一般与本名有某种关联,如意义相近、谐音、偏旁部首相同等等。字通常是在成年后由父亲或师长所取,也有自己取的。在古代社会中,字是一种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的象征,一般只有有文化的人才会有字。

“号”则是另外一种别号,是一个人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也可以是别人赠送给自己的。号的取法比较随意,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特长、出生地、居处等等来取。号在古代社会中也很常见,尤其是在文人雅士中,常常用号来表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诗人的字和号经常被用来代替本名,以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赞美。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宋代诗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诗人的字和号大全:

1、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2、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他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歌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沉郁顿挫”是其诗歌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3、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4、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人,后世称“李昌谷”。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门荫入仕,授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科考试。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著有《昌谷集》。

5、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人。

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6、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贞元九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7、陈子昂: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诗歌理论家。

文明元年(公元684年)举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授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曾两度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

8、王昌龄: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长安人。

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汜水尉,再迁江宁丞,又因事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之乱后为刺史闾丘晓所杀。擅长五言古诗和五、七言绝句,其中以绝句成就最高。诗境雄浑开阔,自成一格。明代王世贞论盛唐七绝时,认为只有王昌龄可与李白争胜。有“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之称。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全唐诗》编为四卷,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9、王勃: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和卢照邻等企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也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其文《滕王阁序》是唐代骈文之冠冕。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10、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人。

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年八十六。肃宗赠礼部尚书。

11、贾岛:

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人。

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故称贾长江。开成五年(840年)迁普州司仓参军,会昌三年(843年),在普州官舍去世。

12、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人。

少年时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施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暴疾而卒,葬洛阳东。

13、杜牧: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人。

太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以及黄、池、睦、湖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诗作明丽隽永,绝句尤受人称赞。后人评价杜牧诗:“如铜丸走坂,骏马注坡,谓圆快奋争也。”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14、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宣城人。

刘长卿出身于官宦人家,年轻时在嵩山读书,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果。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刘长卿高中进士,后两遭贬谪。至德三年(公元758年),因事入狱,被贬南巴;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被贬为睦州司马。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刘长卿迁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工诗,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长于五言,称为“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

15、温庭筠:

温庭筠(812—866),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人。

温庭筠出身没落贵族家庭,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声情,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诗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存词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

16、郑谷:

郑谷(851—910),字守愚,袁州宜春人。

唐僖宗光启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郑谷的诗讲究炼字炼句,但清婉明白,通俗易晓。其绝句风神绵邈、词意婉约。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有《云台编》。

17、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18、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有着“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宋代欧阳修对他评价颇高。欧阳修自十七岁开始接触韩愈的文章,认为其言“深厚而雄博,浩然无涯若可爱”。甚至到了晚年,他还给予韩愈文章这样的评价:“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

19、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代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他在宰相任上主持、发动了一场由上至下、从朝廷到地方的变法革新运动,史称“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变法以理财为核心,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对宋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安石也由此被冠以“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等称号。

20、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文学成就突出,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世居邠州。范仲淹高祖范隋,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任丽水县丞,时逢中原兵乱,遂定居吴县(今苏州市)。

21、晏殊:

晏殊(公元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前期著名诗人,临川人(现江西南昌)。

十四岁科考,赐进士,后一直官运通达。虽也经历宦海沉浮,但一直身居高位(这让同一时代的柳永情何以堪),先后担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宰相等重要职务。公元1055年2月27日去世。宋仁崇得知后两日不上朝。后赐晏殊名号“司空(三公之一)兼待中”的官爵,赐溢号“元献”和在碑文中篆写“旧学之碑”。在朝50余年,家乡的山水蓝天,人文故里一直紊绕在晏殊心中,一首《崇因寺》表述了这种质朴的思绪。

上一篇:飞机起飞是超重感还是失重感 下一篇:失重和超重怎么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