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问世间情为何物出自哪首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出自哪首诗

2023-12-22 17:05 360浏览

广为流传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句,大家都不陌生,是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词《摸鱼儿·雁丘词》,是给为爱殉情的大雁写就的一曲感人至深的生死恋歌。

问世间情为何物出自哪首诗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两句并非原文,而是后人在传唱的时候进行了修改。改动之后,上下句皆为七字,格式上对称,让人以为是诗句。同时在下句中增添了“人”字,明确了诗句感叹的主体为人,意思就是“这世间的感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让人舍生忘死,海誓山盟。”原文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

《摸鱼儿·雁丘》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译文:

公元1205年,年仅16岁的元好问在去并州应试的途中,遇到一个捕雁的人。那人告诉元好问,他早上捕到一只大雁,把它打死了。这时另一只大雁本可以逃出罗网,谁知它竟悲鸣着不肯离去,后来撞到地上自尽了。于是作者就把那两只大雁买了下来,把他们葬在汾水岸边,堆砌石块作为标识。当时同行的人都有感而发,作者也写了这首诗。

向人世间问道: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使双方生死相随。南飞北归都比翼双飞的大雁,渐渐老去的双翅经过了多少个寒暑?在漫漫长路中经历过团聚的欢乐,以及离别的苦楚,其中还有像人间痴情儿女一样殉情的悲剧。孤雁应该想诉说:面对万里之遥的层层白云,在重山阻隔的夜里,该形孤影单地为谁奔波呢?

横渡汾水的路上,当初汉武帝巡幸时繁华热闹的地方如今却萧鼓绝响,只留下荒烟笼罩着平林。吟诵《招魂》已无济于事,山鬼也只能在风雨中枉自悲啼。但双雁生死相随的深情使上天也嫉妒,不相信殉情的大雁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只有一抔尘土。所以我把它安葬在此,留待千秋万代的文人骚客狂歌痛饮来到雁丘凭吊。

《摸鱼儿》是词牌名,源自唐代教坊曲《摸鱼子》,北宋初年据旧谱制词名《摸鱼儿》,始词为欧阳修作。《摸鱼儿》比较知名的有两首词,一首是辛弃疾的《更能消几番风雨》,其中有名句“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广为人知,另一首则是元好(hào)问所做的本词《雁丘词》。

赏析: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在词的开篇,作者开门见山,直接发问:问“世间”情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大雁殉情对作者的强烈震撼,并通过作者将震撼传递给读者,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此问又把对大雁的感慨,广义地推及世间万物,当然也包括人类。情至极处,“生死相许”,这该是何等的深情!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作者设问以后,继续抒发自己的情感。是啊,多少年双栖双飞,历经“天南地北”;多少年相依为命,共度“几回寒暑”,情深深意切切,从来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在共同的生活中,有团聚的欢乐,也有离别的痛苦。可无论团聚还是离别,都会使情感进一步加深。就像人间的一对痴男怨女,团聚时柔情似水,离别时刻骨铭心。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而如今,爱侣已逝。望天空,云雾层层;看身下,白雪皑皑;想未来,形单影只,再无爱侣牵手共度。今后,谁能在凄苦的寒夜,一同相偎相依?谁能在寂寞的漫漫长路,一起呢喃低语?与其孤独苟活,不如一同离开这个冷漠的人世,西行路上也好一路相随。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词的下阕,作者首先描写周围景色。大雁被射死的地方,是汉武帝曾经来过的横汾路,当时车水马龙,箫喧鼓闹;而如今,“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荒烟平林,一派萧索,更加使人感到大雁殉情的凄烈。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即使用悲惋的楚辞招魂,死去的大雁也不能复生,山鬼在风雨中枉自哀啼。在这里,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悲剧的情景:两只死去的大雁躺在寂寞的原野上,远处枯藤老树旁荒烟弥漫,是谁唱起了招魂的楚歌?凄风冷雨中,依稀有山鬼相和。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作者认为,大雁因殉情而死,情感真挚境界弥高,上天也会嫉妒,所以不能像莺、燕那样死葬黄土,不为人知。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为了能使大雁的美名流芳“千秋万古”,被后人在饮酒时歌咏传颂,作者从猎人手中把一双大雁买下,葬在这个当年箫鼓声声的横汾路,为其坟墓取名“雁丘”,供一切重感情的人前来凭吊。

元好问也是一个性情中人,这首词《摸鱼儿》紧紧围绕一个“情”字,婉约凄恻,表达了他对殉情者的哀思,对至情至爱的讴歌。

元好问简介:

1190年8月10日,元好问出生于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是北魏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也是唐代诗人元结的后人。

父亲元德明是一位隐居不仕的文人,著有《东岩集》。元好问出生七个月后,就被过继给叔父元格。

1197年,元好问开始读书,显示出聪明过人的才能。他四岁能诗,七岁能作诗,被称为神童。

1218年春,元好问移居嵩山,在那里经营生计,关注农民生活,写出了一系列贴近农民的诗作。他也开始影射时政,表达对科举制度和官场黑暗的不满。

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但因主考官赵秉文滥放及第被贬官,他愤而不就选。三年后,在赵秉文和杨云翼的劝说下,他应选宏辞科,并中选后召任国史院编修。这是他第一次出仕。

元好问历任镇平县令、内乡县令、南阳县令、尚书省令史、尚书省左司都事等职。在这期间,他经历了母亲、妻子和三女儿的去世,以及金朝末期的政治动荡和蒙古军的围攻。他也结识了许多文人雅士,并在文坛上声名鹊起。

1257年10月12日,元好问去世,享年67岁。他嘱咐后人在他的墓碑上只题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足见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的重视和自信。

元好问10句名言:

1.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出自金·元好问《元遗山集》。有才能的官吏是十分常见的,但是能租到哦公正廉明,就十分困难了。

2. 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出自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树林间的海棠树,新生的枝叶一重重的堆叠,还没有完全暂放的花朵,带着微微的红隐藏在枝叶下。

3.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出自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海棠花十分爱惜自己的花蕊,不会轻易的吐露出来,先让那些桃李在春风中嬉笑喧闹吧。

4. 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出自金·元好问《遗山集·西楼曲》。即使海水干枯,石头腐烂,佳偶鸳鸯的心也是不会改变的。

5.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出自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二十一。此言诗歌创作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信笔纵横、自成一家的风格,而不应亦步亦趋地模仿前人或他人。

6.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出自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二十九。南朝宋着名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有名句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历来为人所传诵。此二句乃是评赞谢灵运诗作的,意在赞赏其诗句自然清新的风格与平淡之中见隽永的艺术境界。

7.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出自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二十一。每个人都可以用那理想之笔,纵横纸上;如果跟在别人后面,模仿别人的笔触,那未免太可怜了。

8.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出自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七。慷慨豪迈的歌谣已经绝迹不传了,现在只有一曲《敕勒歌》能够流传至今,那是因为它的创作出于“天然本色”。此乃诗人赞颂《敕勒歌》之句,从中也表明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美学观:自然天成,不事雕琢,才是第一流作品。

9.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出自金·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请问时间的情感是到底是什么?直让人死都相托。

10.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出自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十二。西昆,此指李商隐的诗。郑笺,指汉代郑玄为《诗经》所做的注解。此言李商隐的诗虽然很好,可惜没有人像郑玄为《诗经》作注那样为他的诗作注解。意谓李商隐的诗风隐晦难懂,需要用心体味。

上一篇:王熙凤性格特点 下一篇:四世同堂谁写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