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公式考点

 > 

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2024-01-03 17:17 267浏览

还记得在语文课本中学习的那篇《伤仲永》吗?这篇文章由北宋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所写,是翻译类考题的常考篇目。这里就对《伤仲永》全文进行翻译。

伤仲永原文及翻译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人材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翻译: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接受了上天赋予的。由于他的能力是接受了上天的赋予,所以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终他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人间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人间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没有接受上天赋予的能力,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伤仲永创作背景

天圣三年(1025年),方仲永无师自通,提笔写诗。明道二年王安石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但他有些失望。康定元年,王安石再次到金溪探亲。此时方仲永已做回了农民。庆历三年公元,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一文。

伤仲永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伤仲永相关考题

1、给下列字注音。

环谒()泯然()隶()邑()扳()

2、解释下列句子。

(1)未尝识书具()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从先人还家()

3、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B、彼其受之天也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余闻之也久

4、《伤仲永》一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宋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过他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5、名句积累。

(1)最能表现方仲永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的句子:_______,_______;又七年后的结局:_______。

(2)刻画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愚昧无知之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说明方仲永未能受到后天教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句子: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野望原文及翻译 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