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看起来差不多,都是有这四个字组成的词语,但其意思却有着千差万别,这就是汉字的魔力,需要同学们认真对待每个字,每个词,每个语句。
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事倍功半是成语,形容花了很大的代价去做事,收效小。
事半功倍也是成语,意思是花了很少的代价,却达到了双倍的效果。
事倍功半: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事半功倍: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
事倍功半出处:《庄子·天地》:“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事半功倍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事半功倍成语故事
孟子对公孙丑说:“在夏、商、周三代最强盛时,土地也没超过纵横千里的,现在齐国土地广阔,从首都临淄到四方边境,人烟稠密。土地不用再开辟,人口不用增加,只要行仁政来统一天下,就没有人能比得上它。而且统一天下的贤明之君不出现的时间,历史上从来没有隔这么久远的。人民被暴虐的压迫的这样困苦,历史上没有超过这时了。就像饥饿的人不择食物,口渴的人不选择饮料一样。孔子说:‘德政的流行,比车马传递政令还迅速?’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实行仁政,老百姓会高兴地像解下倒悬的人一般。所以做古人一半的事,就可以获得成倍的效果,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做得到。”
事倍功半成语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的大思想家,传播孔子的学说,也和孔子一样有很多学生。有一次和他的学生公孙丑谈论统一天下的问题。他们从周文王谈起,说当时文王以方圆仅百里的小国为基础,施行仁政,因而创立了丰功伟业;而如今正当天下百姓都苦于颠沛、暴政的折磨,以齐国这样一个地广人多的大国,如果能推行仁政,要统一天下,与当时周文王所经历过的许多困难相比,那是要容易得多了。
孟子最后说“今天,像齐国那样的大国;如能施行仁政,天下百姓必定十分欢喜,犹如替他们解除痛苦一般。所以,给百姓的恩惠只及古人的一半,而收到的效果必定能够加倍;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呢!”
后来的人,便根据孟子所说的这两句话,引申为“事半功倍”一句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所花的力量较小而收到的效果较大。这句成语还有相反的用法,即遇到费力大、收效小的情况,可衍化为“事倍功半”一句成语。
事半功倍的造句
1、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让他节省了不少时间。
2、善于把握事物的规律,掌握事物的正确动向,你就会事半功倍,而后取得最后的成功。
3、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4、在学习中要善于开动脑筋,摸索规律,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他工作得法,常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不要熬夜太晚,上课45分钟利用好,绝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7、厂里通过革新,产量迅速上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8、我们学习要讲究方法,做到事半功倍,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9、由于有位老师傅的指导,所以大家做起来,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10、掌握好的方法学习时就能够事半功倍,否则将事倍功半。
11、只有保持足够的水分,才能让你的减肥计划事半功倍。
12、这样不但便于孩子记忆,而且还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只要你学习方法找对了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4、科学的管理维护电脑将会使机房维护工作事半功倍。
15、好的办法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倍功半的造句
1、错过了学前教育这一关键期则往往事倍功半。
2、如果在学习中不向其他人请教,只靠自己摸索,往往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结果。
3、若在天地元气浓稠之地修炼道法、仙术,有事倍功半之效。
4、所以你不想让妈妈失望,每天拼命练琴,但总是事倍功半?
5、加上又得防着鬼子的飞机,搬迁工作绝对是事倍功半。
6、参加一个修仙宗门,利用一个修仙宗门的资源来帮助自己慢慢成长,闭关自守,只能事倍功半。
7、想想,自己移民美国,人生地不熟的,让周围的人产生好感,不管生活还是经商,都会事倍功半的。
8、若不然,修行火属性法门的反去寻一水汽丰沛之处修行,自然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了。
9、灵气上的修炼,受制于天赋,有时即便再着急,也是事倍功半,而身体锻炼上则不然,花一分努力,便有一分收获。
10、这里没有你的事情,你先是赶往郓城县,还有尽可能熟悉一些基本织造,要是不然到时候你一定是事倍功半。
11、如果真是到了那个尾大不掉的时候,再怎么解释恐怕都是事倍功半,甚至要被迫披露出更多的信息,来平复大家的疑问,这完全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12、倘若只有毅力,盲目地蛮干,不讲究方式方法,就会事倍功半。
13、懂你的人,会用你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不懂你的人,会用他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于是,懂你的人,常是事半功倍,他爱得自如,你受得幸福。不懂你的人,常是事倍功半,他爱得吃力,你受得辛苦。两个人的世界里,懂比爱,更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