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名人名言

 > 

出自后汉书的名言

出自后汉书的名言

2023-10-16 15:21 358浏览

范晔集以前众家之长,增删取舍,润饰而成《后汉书》。此书叙事精详,而且言简意赅,有卓越的史识,持论平正,褒贬公允。特别是《后汉书》的文章是“正史”中有数的佳作,人们把它和《史记》、《前汉书》、《三国志》并列,称为汉之“四史”或“前四史”。

出自后汉书的名言:

1、今若断斯织也,则损失成功,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4、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

5、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6、宽小过,总大纲。

7、记过忘善,睚眦必报。

8、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

9、功冠天下者不安,威震人主者不全。

10、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11、传闻不如亲见,视景不如察形。

12、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

13、故古者急耕稼之业,致耒耜之勤,节用储蓄,以备凶灾。

14、冤则呼天,穷则叩心。

15、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16、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

17、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

18、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

19、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

20、良医不能救无命,强梁不能与天争。

出自后汉书的成语故事:

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公元25年秋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接着,刘秀就把屠刀指向赤眉起义军。公元26年春天,长安断粮,樊崇领导的几十万赤眉军不得不向西转攻城邑,但遭到占据天水郡的隗嚣的阻击,只得又回到长安来。

这时,长安已被刘秀部将邓禹占据。经过激战,赤眉军打败了邓禹,9月又重新占领长安。这年冬天,赤眉军的粮食供应仍然极端困难,不得已于12月引兵东进。

刘秀一面派大将冯异率军西进,在华阴(现在陕西华阴东南)阻击赤眉军;一面在新安(现在河南渑池东)、宜阳(现在河南宜阳西)屯驻重兵,截断赤眉军东归的道路。冯异率领西路军,在华阴、湖县一线,同赤眉军相持了60多天。

多次被赤眉军打败的邓禹,这时率部到达湖县,同冯异的部队会合。邓禹妄想取胜,派部将邓弘抢先进攻赤眉军,又被赤眉军打得落花流水。

邓禹、冯异亲率主力救援,在回溪(现在河南宜阳西北)又被赤眉军打得大败。邓禹只带着24骑逃回宜阳;冯异抛弃了战马,只带着几个人爬上回溪阪,逃回营寨。

公元27年正月,赤眉军在崤底(现在河南洛宁西北)被冯异打败,遭到重大损失。剩下的起义军折向东南,不料在宜阳又陷入刘秀重兵的包围。赤眉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始终不能突围。樊崇等人在粮尽力竭的情况下,投降了刘秀。战斗结束后,刘秀下了一道诏书,名叫《劳冯异诏》。

其中有这样几句,“开始在回溪遭受挫折,最后在渑池一带获胜。这就是所谓在日出的东方吃了败仗,在日落的西边却得到了胜利。”(原文是:“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得陇望蜀

据《三国演义》记载:三国时期,汉中太守张鲁想自立为“汉宁王”。魏武王曹操知道后,气愤极了,于是领兵四十多万前去征讨。曹操手下谋士、名将不计其数,所以一路上过关斩将,非常顺利地打到了汉中。眼看着城池就要被攻下,但是城中将士万众一心,攻打了很长时间,仍没有成效。

长史荀攸献计:“张鲁手下有一个贪官,名叫杨松,若给予一些金银,再让他为内应,肯定能够把城攻下。”曹操便依计而行,结果真的把张鲁打败了。

打了胜仗后,将士们都很高兴,主簿司马懿献计:“起奏大王,今汉中已平,然尚有刘备、诸葛亮虎居两川,倘领兵来犯,吾势危矣。今我军心正齐、锐气正胜,不若趁两川民心未稳,领我得胜之兵讨之,一举可定也。此计甚妙,唯大王察之。”

曹操说:“卿此言差矣,刘备雄才,诸葛亮之智,兼有两川之地,民心已服,羽翼已成矣,急切不可下。再者,西蜀之路崎岖不平,若胜则可,若败,吾军一无可逃矣!”顿了一下又说道:“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

此外,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中也有一段关于得陇望蜀的记载:刘秀打败了王莽,便自立为皇帝。当时,大将军岑彭曾领兵跟随刘秀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很得刘秀的赏识。

刘秀控制了东部地区以后,又转向西进军,并封岑彭为将军。岑彭随刘秀不久攻下了天水,又与偏将军吴汉把隗嚣围在西城。公孙述听说隗嚣被岑彭和吴汉围困,马上派大将李育前去援救。当时公孙述的军队驻守在上圭,刘秀因为有事,就派盖延和耿龠)留下来包围上圭,自己要回洛阳一趟。

出发前,刘秀给岑彭写了一封信,信上说:“你等到西城和上圭两处攻下来以后,就可以率领军队去攻打四川。”刘秀向西进军,目的在于平定陇、蜀二地,以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不久,隗嚣和公孙述都被消灭了,刘秀统一全国的目标终于实现了。

后汉书时代背景:

1、政治上,自东汉末年分裂之后,直到南朝宋,国家并未恢复到全国统一的局面,形成了多变积弱的政治形势。经济上,宋文帝元嘉年间,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

2、文化上,南朝时代的士人阶层的政治能力退化,保守消极,不少文人选择著史以立名。有学者推测这些因素可能影响了范晔《后汉书》的编撰;从史学发展来看,清代学者王先谦的《后汉书集解》统计,南朝宋流传的南朝史书至少有十八家,一定程度上为范晔著《后汉书》提供了史料基础。

后汉书成书过程:

1、在范晔著《后汉书》之前,已经有数十部记述东汉历史的著作。范晔以东汉文学家蔡邕的《东观汉记》为主要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魏晋以来各家著《后汉书》的精华,如三国时期史学家谢承的《后汉书》、东晋史学家袁宏的《后汉纪》与西晋华峤的《汉后书》等,自撰成书。

2、范晔原拟《后汉书》的规模与《汉书》等同,分为十纪、十志、八十列传。但由于范晔拥立故主刘义康谋反文帝政权,被徐湛之告发而入狱,所以他的撰书计划未能完整实现。

3、张道勤等学者根据《后汉书·皇后纪下》章怀太子李贤注所引相关资料推测,范晔将《后汉书》的十志委托给谢俨完成,但是十志的具体情况已无法考证。南朝梁时,史学家刘昭取西晋宗室司马彪《续汉书》的志八篇,加以注释,析为三十卷。

上一篇:出自孟子的名言 下一篇:出自论语的名言警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