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来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来

2023-09-11 16:47 345浏览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学思想中的重要伦理观念。它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被视为道德的准则和底线。这些基本道德规范贯穿了整个中国礼教社会,并为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也是儒学家提倡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来?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出的。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

三纲五常的内容:

“三纲”的具体内容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1、仁。仁为道之心。就是博爱,仁慈。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自己对亲人的爱推广及人就是仁。

2、义。义为道之动。义者宜也。合乎道德规范的言语行为就是义。仁如果说是道德观念的话,义就是这种道德观念的具体执行,仁和义一般并用为道德的代表,所谓“仁至义尽”。

3、礼。礼为道之用。礼是为了约束和规范道德而制定的基本的生活礼仪和准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你这个道德从哪里表现出来,总不能光靠嘴吧?

4、智。就是智慧。没有智慧的人只会自私自利,只有有智慧的人才会真正懂得仁的意义,才会去践行仁道。

5、信。就是诚信,讲信用,不虚伪。信近于义,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立国、立人之本,这条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公认的道德标准和基本美德。

三纲五常的利与弊:

利:

一、强调道德约束:三纲五常为人们提供了一套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使人们更加重视道德约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道德风尚。

二、培养个人品德:五常的理念包括仁、义、礼、智、信,使人们更加注重品德修养和人格塑造,从而培养了个人的优良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纲强调家庭和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五常则是对于和谐、公正、诚信等社会基本价值观的追求,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弊:

一、个人自由受限:三纲五常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和个性,可能使一些人感到束缚和不自由。

二、价值观不适应时代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些儒家思想和三纲五常的部分价值观可能会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产生冲突,这会使得它们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三、易滋生等级观念:三纲强调上下级关系,可能会使得一些人产生等级观念,进而导致社会分化和不公。

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前170-前104),广川(今河北景县)人,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早年钻研《公羊春秋》和阴阳五行学说,任景帝博士。武帝即位,他在《举贤良对策》中,阐述了以“天”为核心的哲学和社会政治、伦理观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懦术”,为武帝采纳。之后,任江都王相、胶西王相。后回家专心着述。但朝廷有大事,仍常派人向他请教。他的着述很多,保留下来的主要有《春秋繁露》和《史记》中的《天人三策》等,已由后人集为《董子文集》。

上一篇:五育并举是谁提出的 下一篇:教学过程最优化是谁提出来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