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简牍是中国古代用什么制成的书写材料

简牍是中国古代用什么制成的书写材料

2023-10-10 17:20 814浏览

简牍是纸张未发明之前,中国古人最主要的文字书写载体之一。一般来说,以竹制的称为“简”,以木制的称为“牍”;或细条形的称简(简札),方形的称牍(方牍),简和牍合称作“简牍”。

简牍是中国古代用什么制成的书写材料?

简牍制作:

把竹子、木头劈成狭长的小片,再将表面刮削平滑,这种用作写字的狭长的竹片或木条叫做竹简或木简,较宽的竹片或木板叫做竹牍或木牍。简的长度不一样,有的三尺长,有的只有五寸。经书和法律,一般写在二尺四寸长的简上。写信的简长一尺,所以古人又把信称为“尺牍”。每根简上写的字也不一样多,有的写三四十个字,有的只写几个字。较长的文章或书所用的竹简较多,须按顺序编号、排齐,然后用绳子、丝线或牛皮条编串起来,叫做“策”或者“册”。

简牍简介:

⒈ 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片。亦泛指书写用品。

引《艺文类聚》卷五八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王充於宅内门户垆柱,各置笔砚简牍,见事而作,着《论衡》八十五篇。”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诸侯亦各有国史,大事书之於策,小事简牍而已。”

唐黄滔《魏侍中谏猎赋》:“文高而简牍增焕,思苦而烟霞动色。”

⒉ 指文书;书籍;书简。

引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斯之流,又亦繁博,虽传之简牍,而事异篇章,今之所集,亦所不取。”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及西台陷殁,简牍湮散, 丁亦寻卒於扬州。”

《旧唐书·韦元甫传》:“元甫精於简牍, 锡详於讯覆。”

宋苏辙《蚕麦》诗:“为农良未易,为吏畏简牍。”

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来信令我作书再催并介绍,今写则写矣,附上,但即令见面,恐其不得要领,仍又与未见无异……况我又不善简牍,不能作宛转动听之言哉!”

分类:

文书档案。出土简牍中保留了许多古代文书资料,具体内容有:皇帝下达的诏书、政府部门发布的文书、契约、私人书信。

律法档案。简牍中的律法档案主要为秦律和汉律,具体内容有:《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

簿籍档案。簿是簿书,古为赋税之依据。籍,则是人事档案。具体内容有:兵器簿、钱谷、器物、车马等各种分类账簿、名籍。

证件档案。在简牍档案中,还有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通行证和身份证。具体内容有如、传、符、过所等。

存放方式:

简牍档案主要采取成“卷”状放、“折页”的形态。编卷好的简牍档案,一般会用绳索进行捆扎,以免松散,如敦煌莫高窟所出《写经》,其完整者尚保存卷外缠札绳子。

这些编卷好或裹以书衣的简册,因用途及重要性的不同,会以不同的方式存放,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盛放在箧、笥、匣、匮之类的箱柜或盒子中。

二是放于“栈阁”或“几阁”之上。

三是“挂书”。崔寔《政论》云:“得诏书,但挂壁”,这说明挂也是简牍档案的一种存放方式。

甘肃汉代简牍:

甘肃省是出土汉代简牍最多的省份之一。主要出土简牍的地点有武威、玉门、敦煌、居延等地。

1.武威汉简。主要包括:1959年武威磨嘴子6号汉墓出土的《仪礼》简469支,日忌杂占简11支;18号汉墓出土的王杖诏书令简10支;1972年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的医药简78支,木牍14枚;1984-1985年,在磨子嘴汉墓和五坝山汉墓也出土了一些简牍。经系统整理研究,1959年和1972年出土的简牍,已分别于1964年和1975年出版《武威汉简》和《武威汉代医简》,是武威汉简研究的重要成果。

2.居延汉简。汉代居延、肩水两都尉府所辖城郭和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统称居延汉简。

1972-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居延地区汉代屯戍遗址获出土简近2万支;1977-1988年,出土简牍12批,计3000支;1986年金塔地湾城汉代肩水侯官遗址出土简牍1000余支。

3.敦煌汉简。敦煌、玉门、酒泉等地出土汉代简牍,统称为敦煌汉简。其时代以西汉中、晚期和东汉早期简为多。

出土简牍基本情况,自20世纪70年代始,1977年玉门花海农场附近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简91支;1979年发掘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简1217支;1981年敦煌酥油出土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简76支;1986年敦煌小方盘城出土简17支,1987年又出土简2支;1987年敦煌甜水井汉代遗址出土简30余支;安西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简1支。

上一篇:杜鹃在古代的象征意义 下一篇: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