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字什么号什么
李益大约生于天宝十年,即750年。出生之后大约五六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拉开大幕。这场历时七年多的内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李益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时期。经过这场大乱之后,唐朝再也不可能寻回盛唐气象,李益作为中唐诗人的代表,其作品也被认为染上了一层悲凉意味。
李益字什么号什么?
李益(约746-约829),字君虞,没有号。
唐肃宗朝宰相李揆是他伯父,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诗人,唐代官员,官至礼部尚书。
李益,在唐代一众诗人中间,并不算特别出彩,但是在中唐时期,尤其是边塞诗上,其成就还是可圈可点的。
李益最有名的诗:
1、《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
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这首诗很具有代表性,既是一首边塞诗,又是一首七言绝句,均是李益最擅长的。
这是一首边关思乡诗,写于李益随朔方节度使崔宁巡视边疆时。此诗描绘出一个壮阔又悲凉的行军场景,通过在哀怨的笛声中,万人回首望月这一典型场景,展示出征人的思乡之情。
此诗情感真挚,悲壮中见凄苦,哀怨中显无奈,只用一个场景就将征人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彰显出诗人的功力,很具有艺术特色。
2、《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写边关战士思乡之情的七绝,我们知道写这种题材是李益的拿手好戏。
此诗想象力丰富,夸张得体。静静的春夜,芦管声伴随着春风飘荡在整个受降城的上空,奏的是什么曲子?可能是送别名曲《折杨柳》,听到这首曲子,戍边将士们怎能不思乡?
这首诗是思乡名作,用语自然,蕴藉含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出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情,思乡之情融入字里行间,感人肺腑,耐人寻味。
3、《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初惊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作者与表弟在兵荒马乱中不期而遇,而又匆匆离别的伤感场面。体现真挚的亲情,抒发人生聚散离合无定的感慨,从侧面反映出战乱带给人们的极大痛苦。
全诗用凝练的语言,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写出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具有“诗史”特性。尤其尾联“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以景结情,诗意更浓。
4、《春夜闻笛》
寒山吹笛唤春归,
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
不待天明尽北飞。
这首诗也是一首七言绝句,写于李益谪迁江淮之时。
初春时分,作者听到遥远的寒山传来的笛声,想到大地即将回春,万物复苏,衡阳落雁也迫不及待地飞过洞庭湖,飞向故乡。但自己呢?依然浪迹他乡,不知何日才能归乡,不禁唉声叹气不已。
这首诗有景有情,情景俱佳,诗人通过人雁之对比,写出不能归乡的哀伤之情,全诗基调幽怨,寓意深远,诗意悠扬。
5、《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
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
仍留一箭射天山。
这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很典型的边塞诗,此诗前面夸赞东汉两个名将马援和班超,后面表示灭敌及长期卫边的决心。
这首诗恢宏大气,通过历史名将的故事,讴歌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全诗基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充满雄壮、豪迈之气的边塞英雄诗篇。
6、《写情》
水纹珍簟思悠悠,
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楼。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可能跟李益早年的恋人霍小玉有关。此诗以景代情,情景交融,栩栩如生地写出约会对象不至,主人公望穿秋水,继而失望、无奈甚至绝望的心情。
全诗语言优美凝练,含蓄慰藉,用情真挚、缠绵,在众多写情诗中别具一格,历来为世人所传诵。
7、《汴河曲》
汴水东流无限春,
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
风起杨花愁杀人。
这是一首怀古七言绝句,描写汴河周边的景色,将汴水春色与隋宫成尘形成对照,引出作者的吊古伤今之情,饱含历史沧桑之感。
这首诗借古喻今,通过隋朝兴亡之感寓唐代盛衰之忧,委婉曲折,感情深沉,意境深远,寓意深刻。
8、《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
这是以古乐府曲名写的一首五言绝句,通过白描手法写出丈夫常年在外经商妇人的闺怨之情,是一首短小精悍的闺怨诗。
此诗通过潮有信而夫无信这一对比,别具匠心地写出闺中少妇由盼生怨、由怨而悔的内心活动,深刻地展示她的苦闷和怨恨心情,读来令人生怜。
安史之乱的原因:
1、上层腐化。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伴随而来的并非励精图治、而是骄奢淫逸。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杨氏兄弟姐妹五家,声色犬马,权欲熏心,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
2、奸臣当道。
唐玄宗纵情放荡,不务朝政,朝中自然滋生了许多奸臣小人。先是“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他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3、权力失衡,难以驾驭。
唐玄宗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过大,甚至到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还有其兵甲,更有其财赋”的程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这与诸侯割据有何区别,唐朝中央皇权就成了摆设,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到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
安史之乱的影响:
1、社会出现混乱。
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环境的和平稳定。但是安史之乱却使社会遭到了一场空前的浩劫。人口骤减了六成以上。《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经过战乱已经让开元盛世时北方所有的积累全部摧毁了,百里原野不见炊烟,千里之地不存片瓦。整个北方一直是处在胡人统治下,直到明朝时,朱元璋才派徐达收复,纳入中原控制范围内。
2、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抵御叛军进攻,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较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以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各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后来扩充到全国 。唐王朝的想法是好的,是想让这些节度使进行平叛,但是在后期,有些藩镇不服从中央的管理,自己增补官吏,不给朝廷纳税,甚至与朝廷政权分庭抗礼。此时朝廷政权已无力控制这些藩镇,只能任其坐大,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唐朝末年,黄巢起义,黄巢叛将朱温投降唐朝朝廷,并且平定黄巢军,得到了唐僖宗的信任,做了节度使。到了唐昭宗时,朱温已经牢牢控制住了朝政大权。藩镇之间互相兼并,弄得民不聊生,最终唐朝也被藩镇给取代了,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局面。直到宋朝建国才结束这种局面。
3、剥削加重。
由于连年的战乱,使劳动力大大减少,朝廷为了收税,不得不在百姓身上增加税收,以弥补缺失。致使百姓的生活压力更大,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了。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的日益加大,才最终迫使百姓不得不举兵反叛。有反叛就有镇压,本来就不堪重负的唐政权还要分精力去镇压反叛,最后只能是增加不了税收的情况下,还要消耗唐中央政权的力量与钱粮。进入五代十国,百姓的日子更不好过,就这样一直持续几百年,到宋朝建国后,才相对好一点。
4、边疆不稳。
安史之乱使唐王朝失去了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控制。安史之乱使唐王朝开拓的疆土不断缩小,为了平乱,又把守护边疆的重兵调回内地,造成了边防空虚,使西域及河西走廊尽皆失去控制。唐王朝内忧外患不断,朝不保夕。经此之乱后,经过近千年流失,西域直到清朝才纳入中原控制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