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读书笔记

 > 

出没风波里出自哪首诗

出没风波里出自哪首诗

2024-02-20 16:46 303浏览

《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而是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真谛,这种简约中蕴含深意的美学,堪称典雅绝伦,令后人无限赞叹。这是首充满深意、充满人文关怀的诗篇。

出没风波里出自哪首诗

出自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这是宋代诗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若看一叶丹,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商人、官员,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请看看风浪中颠簸得像叶片似的小船,打鱼的人历尽无数艰险。

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但:只爱:喜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波浪。

出没风波里全诗赏析1

这是一首语言通俗,对比鲜明,含义丰富、深刻的小诗。诗人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部分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另一部分人却出生入死,历尽艰辛,从事着艰苦的劳动。表现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同情。

诗中没有空讲道理,而是从具体描写入手,让事实来说话:江面上乘着船只来来往往的豪富巨商、公子王孙,只知道鲈鱼鲜美可口,却不知道鲈鱼如何捕捞得来。请你放眼看一看吧,那小得像一片树叶似的渔舟,在狂风恶浪中颠簸、飘摇,时隐时现,它一会被埋进波谷,一会儿又被推上浪尖,打渔的人们随时都有葬身江底的危险。但是,他们所创造的社会财富自己却不能享用,不狩不猎,不稼不穑的人却衣锦食肉,高高在上。诗人就是这样通过对渔家生活的描绘,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不平。

短诗要含蓄蕴藉,才能耐人咀嚼,好的诗大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所表达的思想不须诗人点破,读者自能体会出来。社会生活是丰富多采的,重大的事件可能包容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一个生活片断,一个不被人们注意的小小的生活场景,也可能蕴含着某种深远的意义。这就要求诗人以自己敏锐的目光,捕捉生活中最耐人寻味的生活片断和场景,通过对它们的再现和描绘来揭示生活的底蕴。“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只用一个生活小镜头,就写尽了渔家的艰辛和所冒的生死风险,唤起了读者对劳苦人民的同情。

出没风波里全诗赏析2

第一二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字面意思:江岸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只是因为喜爱鲈鱼的美味。

但:这里是只的意思。

鲈鱼:一种味道鲜美的淡水鱼。

本诗开篇第一句,就写出了江岸上的人来人往,一番热闹景象,紧接着,第二句被自然而然地引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呢?原因正是“鲈鱼美”。

而一个“但”字,更是第二句的点睛之笔,“但”是只的意思,江岸上人很多,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鲈鱼的鲜美,而没有人去在乎捕鱼者的艰辛,这也为后面的感叹埋下伏笔。

第三四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字面意思:你看那渔人驾着像树叶一样的小舟,在大风大浪里时出时没。

第三句开始,作者笔锋一转,视角聚焦到在风浪里劳作的渔民,一叶扁舟,在江中的风浪中时出时没,可谓危险之至。

至此,全诗结束,戛然而止,但作者的弦外之音也很明了,渔民们为了生活所迫,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捕捞鲈鱼,但人们只知鲈鱼的美味,却对渔民的辛劳无人问津,这里既有世道的不公,更有作者的愤慨。

这首诗语言质朴、形象生动,虽然仅仅20字,却言浅意深,引发读者的无限联想,江岸游人的“来往”和江中渔夫的“出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抒发这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出没风波里创作背景

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范仲淹是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重点及学法提示】

1.《江上渔者》的“者”字,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一个特别指示代词,它通常在名词、形容词、动词或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的物”。“江上渔者”即为江上捕鱼的人。

2.诗中“但”字,同现代汉语中的“但是”不同。在本诗中作副词用,可解“只,只是”含有轻微的转折意义。有时也作表示假设意义的连词——如果,倘若,也含有轻微的转折意义。

3.从表现方法上讲,《江上渔者》的作者是先摆出要评论的人、事、物,希望人们从他所述的人、事、物所构成的场景中受到教育:鲈鱼味道鲜美,但捕捞不易,吃鱼的人,应当想到渔民的艰辛,敬重渔民的勇敢。“君”本义是指帝王。但古代第二人称用“君”字,犹今天用“你”字更显得文雅有礼貌,又表示语重心长,期望深切。

范仲淹晚年

1046年,已近花甲之年的范仲淹又被仁宗派往邓州,在此期间,范仲淹再次办学兴教,创建了花洲书院,范仲淹公务之余,一得闲暇时间,便到此讲学授课,邓州遂文脉兴隆,学风大盛,以致两年后,范仲淹被调往荆南府任职时,邓州百姓掩面而泣,诚心挽留。

三年后,六十一岁的范仲淹已进入暮年,身体大不如前,而朝廷却任命他为杭州知州,家人都劝他告老还乡,安享晚年,被范仲淹严词拒绝。

转眼又是两年,这年冬天,范仲淹身染沉疴,卧床不起,待来年春天,病势稍有好转,他又自请前往颍州赴任。而就在这年五月二十日,范仲淹再也无法抵抗疾病的纠缠,在徐州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四岁。

上一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首诗 下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