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开学网

 > 

知识点

 > 

作家作品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出自哪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出自哪

2023-12-16 17:23 2413浏览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孔子的名言之一,违反礼的事不看,违反礼的事不听,违反礼的事不说,违反礼的事不做。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出自哪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论语·颜渊》。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能够克制和约束一己私欲,让自己的行为回复到礼的要求上,就是仁(的做法)。一旦人这样做了,那么天下人间的人都会赞许他是仁人。做仁义的事情是完全靠自己的,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希望指点一些具体做法。”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颜渊说:“我虽不够聪敏,请你允许我去实行这番话。”

寓意:

师生对话的中心议题是“仁”,孔子首先肯定“为仁由己”。然后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来具体阐释“仁”的实质。

“非礼”在这里的意思是,对别人不合乎礼义的言行。

孔子对“仁”的要求很高,“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对别人不合乎礼义的言行,我们就不去看,不去听,不去说。

看得出来,所谓“仁”,对自我的要求更高。别人做的事情、说的话,不合礼义,那是别人的事情,我们自己应该不去看,不去听,更不去说,这才是“仁”的体现。

这样想想,也是特别合乎情理和逻辑。别人不合乎礼义的言行,你尚且不能去看,去听,去说,那我们自己又怎么可以有“非礼”的行为?

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那他也就做到“仁”了。

需要说明一下,师生二人讨论中说到礼,是周王朝时的礼,我们在这里不妨把它看成一种道德修养。

时下里,人们的言论是自由的,人们的行为是自由的,人们想说什么,想干什么,都可以认为是自己的事情,只要还有一个合乎的情理的标准底线就行。

如果突破了这个底线,那就逆情悖理了,严重了也可能不合法了,问题可能就不单单限于道德层面,而可能是法律层面的事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但归根结底,人的素质和修养还是参差不齐,我们可以严格要求自己,但是无法要求别人,那我们至少能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如此,也可以算仁至义尽了。

《论语·颜渊》简介

《论语·颜渊篇》主要讲述了颜渊与孔子的一系列对话和教诲。其中包括颜渊问学,孔子的教诲,以及关于仁、孝、忠、信、明、好学等道德观念的讨论。颜渊在这些对话中展示了对孔子思想的虔诚追求和求知欲望,孔子也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对人生道德的独特见解进行教育和启发。这些对话反映了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和道德观念,强调了学习和修养的重要性,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颜渊篇》里的人生智慧

仁者,其言也仞

生活中,大家总会遇到那些满嘴跑火车的人,无论他们说的多好、多热情,大家都能知道听听也就算了,从来不能当真。那些不怎么会说话的人,有时候反而更值得人们信任,孔子说“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做到一件事很难,说起来必然慎重。王阳明所说“知行合一”,也是说的同样的道理。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生活中,很多人觉得让别人实现他们的目的,他们就会跟自己关系好,给了别人帮助,他们就能记得自己的好。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一个正直的人,可以帮助别人去实现善良的目标,但不能帮助他们实现罪恶的目标。我们即便帮助别人,也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能是非不分,成为那个为虎作伥的小人。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这句话告诉我们以身作则的力量,上位者用自己的行动带头,其他人自然会效仿。如果一个人嘴里说着要如何高尚,自己却背地里做些坏事,别人也会跟着学坏。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当我们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总是习惯性得推脱责任。孔子告诉我们:如果你自己不是贪图财利,就算是奖励偷窃,也没有人会偷盗。无论外界的因素如何,一切行动终究是我们内心的选择。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邪恶的人都会变的正直。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引导的重要作用,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秩序,就要去奖励那些遵守秩序的人,处罚不守秩序的人,这样所有的人都会开始守秩序。无论有着怎样的不良风气,只要去好好的治理,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上一篇:墙头马上讲的是什么故事 下一篇:爱之深责之切出自哪里

相关推荐